摘要:《731》影片结尾那片刺目的白色里,少年孙明亮胸前的一抹血红,如同一把淬了泪的刀,直直扎进每个观众心里。那抹红,是少年温热的血,更是日本军旗底色下,无数生命被草菅的残酷隐喻,侵略者用“太阳旗”标榜“文明”,却在731部队的营地里,把人间变成了吞噬生命的炼狱。
《731》影片结尾那片刺目的白色里,少年孙明亮胸前的一抹血红,如同一把淬了泪的刀,直直扎进每个观众心里。那抹红,是少年温热的血,更是日本军旗底色下,无数生命被草菅的残酷隐喻,侵略者用“太阳旗”标榜“文明”,却在731部队的营地里,把人间变成了吞噬生命的炼狱。
孙明亮,多好的名字,为他取下这两个字时,一定是盼他一生走在光里。可命运偏要让他在山河破碎时降生,让明亮倒在了“明亮”之前。
在特设监狱里,孙明亮起初对“自由”充满懵懂的期待。第一次被通知“自由”时,他是懵懂无知的,被换下来后,开心地跑回牢房,说着“日本人说让我再等等师傅”。
第二次,中年人顾博轩牺牲自己将他换下,这时的他,已在日复一日的惨叫、同胞的尸体和自己身上新增的伤痕中,读懂了“自由”的真相。那不是回家的路,而是通往人体实验台的死亡邀约。
影片的结尾,所有人被驱赶到万人坑时,一场早已注定的屠杀即将到来。坑底铺着厚厚的生石灰,白花花的一片,像极了冬日里没来得及融化的积雪,却带着灼人的温度。
不知是谁先发起的,一双双布满伤痕的手,层层叠叠地将孙明亮举了起来,身边的同胞用力把他往上托,他们要让这个孩子活下去,要让他带着所有人的希望,爬出这个吞噬生命的深坑。
孙明亮在无数双手的托举下,一点点靠近坑沿,一声枪响划破寂静,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
鲜血瞬间从伤口涌出,染红了他身上的素白囚服,在坑底生石灰的一片雪白中,那抹红格外刺眼。他从托举的人手中滑落,重重摔在生石灰上,那片红,像一朵骤然绽放的花,印在惨白的背景里,成了万人坑中最痛的印记。
731部队“无人生还”的背后,是侵略者妄图断绝民族未来与希望的狼子野心。但他们错了,孙明亮的离去从不是“落幕”,而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血里的烙印。
《731》正在热映,它不是一部让人“看得过瘾”的电影,而是一部让人“看得心痛”的历史书。走进影院,看见那抹红,读懂那抹红,才明白:所谓“铭记”,不是沉湎于苦难,而是带着先辈的期盼,把“明亮”的未来一代代延续。
自强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守护好眼前的国泰民安,让那抹象征希望的“红”,永远在民族的土壤里绽放。铭记,才是对苦难最有力的回击;自强,才是对牺牲最庄重的告慰。
来源:南通吃货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