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问题,能达成观众在两个多小时里不碰手机,老老实实看完一部电影成就的电影能有多少,时长的增加反而对于影片的故事节奏内容质量要求更高,很显然目前的影视行业并没有给到观众这个信心。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大家也终于能抽出时间来看电影了,然而本该迎来票房高峰的国庆档电影,预售数据却只定格在了7952万元,这个数字比去年缩水了近三成。
按理来说今年国庆假期赶上中秋节,比往年国庆假期还要多一天,想要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头开始说说了,咱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首先就是时长,如今这个信息接受越来越碎片化的时代,电影时长却越做越长,初看起来是不是感觉加量不加价,很划算,对不对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问题,能达成观众在两个多小时里不碰手机,老老实实看完一部电影成就的电影能有多少,时长的增加反而对于影片的故事节奏内容质量要求更高,很显然目前的影视行业并没有给到观众这个信心。
其次是观众,随着市场的发展,观众的成长,大家都开始变得清醒理智起来,不再无脑相信影视前期各家夸张的宣传,反而更倾向于等待真实观众的口碑,再做决定。
观众决策曲线从预售冲量到上映首日,再到周末口碑场,决策周期被拉长到72小时以上,所以电影预售下滑是可以预测到的。
最后是市场,其实单从类型上看,今年国庆档涵盖了奇幻、喜剧、警匪、战争、动画、剧情等多种类型,对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偏好的观众来说,都能各取所需
但影视套路常规化已经让观众对于电影产生审美疲劳,单纯的明星或大IP的加持显然已经不能吸引大家下场,而本该发酵口碑的点映在资本套路和明星粉丝的涌入下已经不被大众所信任,加上娱乐多元化让观众对于电影的依赖性大大降低。
创新 电影想要更多的观众,就要激活庞大的路人盘,而想要吸引路人下场就需要它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强大的情绪煽动性,使它具有不可代替性,需要的是《哪吒2》式的全民共创口碑,而这也是所有影视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站在20亿票房的悬崖边,国庆档正在进行一场静默的革命。它不再需要虚胖的预售数据,而是渴望一场真诚的对话——当观众学会用心投票,当影院学会用内容留人,当导演学会用真诚创作,才能迎来行业春天。毕竟,最好的票房灵药,从来都是观众心甘情愿的二次传播,而不是粉丝包场时的荧光棒海洋。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