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志愿军》已经拍到第三部,似乎已经审美疲劳,没有啥新意,即使请来宋佳为张子枫保驾护航,也感觉是强弩之末。
今年国庆档,可谓是“百家争鸣”,红色电影不再独当一面。
《志愿军》已经拍到第三部,似乎已经审美疲劳,没有啥新意,即使请来宋佳为张子枫保驾护航,也感觉是强弩之末。
威尼斯影后辛芷蕾携手邓超、雷佳音奉献了一场神幻武侠大战,《刺杀小说家2》始终还是以年轻观众为主。
很多人觉得檀健次的《震耳欲聋》像是黑马,社会性题材,有爱、有温度,发人深思。
但是,如果没有檀健次做主演,这部剧恐怕也得凉凉。
那么,在这个国庆档,还有什么电影值得看?
或者准确点说,有没有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喜剧电影?
喜剧电影,没有沈腾和马丽,我们庆幸还有黄渤。
这几年,黄渤不怎么出来拍戏,很认真地挑剧本,像是陈佩斯的《戏台》,还有就是韩寒的这部《浪浪人生》。
他说喜欢拍合家欢电影,感觉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关键是温情幽默,又充满大爱与智慧。
电影改编自蔡崇达的畅销散文《皮囊》。10年前出版的书,前前后卖出去几百万本,豆瓣评分7.5,感动过无数人。
白岩松和刘德华给书写了序,韩寒坚持要拍成电影,刘德华喊话说要演那个像“废柴”的爹,还让作者为他写自传。
最后,韩寒请刘德华客串了角色。他们一直认为只有黄渤出演那个搞笑的爹,才够味。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今天的《浪浪人生》。
01黄荣发生活在泉州的一个海边小镇,他爱耍小聪明,但心地善良,每年赛龙舟他都是第一。
有人投资镇上开和加油站,他入股了,也拉着乡亲们一起干,结果投资人卷款潜逃。
他一人承担了债务,又没脸再见江东父老,就出海做了海员,消失了四年。
再回来时,他已年过半百,面目全非,黝黑皮肤、干瘪身材,关键是坐上了轮椅。
他离开的这几年,妻子一人继续经营着那间快废弃的加油站,赚点生活费。
全靠镇子上的好心人光顾生意,妻子才勉强养家糊口,供儿子读书。
而女儿是厂里的工人,赚钱和存钱能手,但是因为家里太穷,还有一个瘫痪的爹,婚事都告吹了。
儿子晚上要和父亲挤在一间房,父子俩开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九十岁阿太,也想尽办法拯救这快要破碎的家。
全家人看见光荣大变成这样,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还要给黄荣发治病,心里五味杂陈。
不过亲情和责任还在,大家想尽办法让黄荣发站起来,用偏方、针灸、古代疗法给他治病,说白了也是为了省点钱。
于是,一幕幕啼笑皆非的故事就此展开。
在笑声中,我们的心却是痛的,在命运洪流面前,我们如此渺小、无力。
我们想逆天改命,最后还是沦为人们的笑柄。
命运凄苦,人生之悲,那一场场笑话就成了一根根细针,刺痛了黄荣发一家人的心。
同时,这些针也刺痛了我们的心。
今年,黄渤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自己可能老了也会患上海默症,因为自己父母都患上了这种老年疾病。
所以,他这几年放弃拍戏,想多点时间陪父母。前几年,他送走了父亲,父亲走的时候已经不认识儿子了。
现在,他的母亲也有点记不得他了。
当一个人不管以什么身份回归家庭,不管是不是功成名就,还是落魄乞丐,都会发现自己花了一生都在找寻回家的路。
每个人在人生起伏中,都想找到治愈心灵的方法,救赎在人生不同阶段迷失的自己。
就像《浪浪人生》里的光荣发,年过半百,一身残疾回到家乡。
忽然有一天,他意识到自己回到与家人在一起,就站在了人生的起点,这也是他生命的终点。
身上有残疾,不再年轻力壮,身无分文,这都不算什么,都是皮囊。
皮囊,就是包裹灵魂的身外物。
电影最后,光荣发是否能站起来,已经不再重要。
因为,他和他的家人慢慢接受了这种生命形式。
刘震云说,“你追赶着生活,生活也追赶着你,在这里面,你的尊严是为谁而放下的?一般来讲都是为亲人而放下,为自己放下的相对少一些。”
一家人都为了彼此,放弃了所谓的尊严。
生命的内核最重要的,就是海海人生中,为了生存,追逐名利,我们一件件扔掉的东西。
像是亲情、友情、责任与爱。
没有了这些,我们就是一根朽木,空皮囊。
电影《浪浪人生》里的黄荣发就是这样一块朽木。
重要的是,他在经历了人生变故以后,终于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方式活下去。
无论哪种人生,都应该有自己说得算。
在破旧的生命,自己都应该珍惜。
03人生海海,是麦家老师对人生的感悟,再苦再痛,也要有一种坚强乐观的精神。
浪浪人生亦是如此,再惊涛骇浪,也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活下去,是一种态度。
怎么活,是一种选择。
作者蔡崇达曾说,“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
不忘来时路,这就是自我救赎。
当我们痛了,累了,倦了,能放弃诗和远方,回到生命的起点吗?
这就是《浪浪人生》留给每位观众的思考。
来源:夜半人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