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为证》:AI技术助力历史影像传承 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6:27 1

摘要:在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纪录片《山河为证》以其对历史影像的深度挖掘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运用,引发观众关注。影片导演在映后交流中,分享了如何借助AI技术修复与重现珍贵历史画面,并透露该片国际版正在制作中,未来将推动中国历史记忆走向世界。

本网平遥讯 在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纪录片《山河为证》以其对历史影像的深度挖掘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运用,引发观众关注。影片导演在映后交流中,分享了如何借助AI技术修复与重现珍贵历史画面,并透露该片国际版正在制作中,未来将推动中国历史记忆走向世界。

AI赋能历史影像:从技术挑战到创作突破

《山河为证》作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新影厂)出品的作品,延续了中国纪录片记录时代、传承历史的使命。导演在交流中坦言,影片制作周期紧张,从去年11月接到任务到今年8月上映,仅有数月时间。为此,团队尝试引入AI技术提升制作效率。

然而,AI在识别具有国家象征的历史图像时面临挑战。导演举例说:“八路军战士的形象在某些AI引擎中会被视为国家形象而屏蔽;使用国外引擎则常生成不符合历史的面孔。”军旗、帽徽等细节也容易出错。团队最终采取“手绘关键帧+AI补间动画”的融合方式,在保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实现画面动态化。

“我们见证了AI从不够智能到逐渐可用的过程,”导演表示,“尽管有些遗憾,但这次实践为未来合理运用技术工具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国内到国际:推动中国历史记忆走向世界

现场有观众询问影片中使用的苏联战地摄影师资料,并建议推动影片在国际特别是欧洲地区的传播。导演回应,这些影像资料由俄罗斯国立档案馆提供,目前团队正在制作全英文旁白和字幕的国际版本,计划未来进行国际发行。

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世界观众了解中国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历史,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历程的认识,促进历史文化的跨国对话与共享记忆的构建。

技术为笔,山河为证

《山河为证》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影像回溯,也是一次技术语言与历史书写相结合的积极探索。影片在AI辅助下还原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等英雄形象,展现出中国纪录片工作者在数字时代对历史真实的坚守、对技术伦理的考量,以及对传播使命的担当。

随着国际版的推进,这段以“山河”为见证的历史记忆,将跨越地域与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完成一场深刻而动人的中国叙事。(杜利勇)

图片由组委会提供

来源:杜利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