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档最硬的对手不是别的片,是观众的眼泪开关,谁能让大爷大妈在影院里先笑出声再掏纸巾,谁就赢。
5亿票房只用五天,黄渤把轮椅摇成了印钞机。
国庆档最硬的对手不是别的片,是观众的眼泪开关,谁能让大爷大妈在影院里先笑出声再掏纸巾,谁就赢。
《浪浪人生》做到了,靠的不是大场面,是黄渤那张一皱就全是故事的脸。
猫眼数据摆在那儿,5亿票房、7.8分,数字不撒谎。
观众买票进场,一半冲着黄渤,一半冲着“能治病的喜剧”这个新鲜标签。
片方把预告剪成段子合集,轮椅跨火盆、针灸扎抽筋,全是短视频平台最爱转的梗。
这一招把平时不进电影院的老年观众也勾来了,他们认黄渤,就像认自家邻居,亲切,不端着。
导演王沐之前跟过《我不是药神》,他知道怎么把苦情包装成糖衣。
这回他把镜头对准闽南小镇,一开口就是地方口音,一上桌就是海鲜和地瓜粥,烟火气直接拍在观众脸上。
他想要的效果很简单:让看的人觉得“这是我家的故事”,而不是“明星在演戏”。
于是黄渤提前两个月坐轮椅买菜、上厕所,连怎么从轮椅挪到板凳都练了上百次。
观众看到的不是表演,是日常,自然掏钱。
再说剧情。
黄渤演的黄荣发,曾经风光,如今腿坏了,家里缺钱,儿子黑狗达想靠直播带货翻身。
这个设定把当下最火的直播经济、养老难题、子女啃老全塞进去,却又不喊口号,就用一家人吵吵闹闹的方式把问题摊开。
观众笑完发现,自己家的账本也被翻出来了。
这种“笑着戳心窝”的打法,比直接说教管用一百倍。
殷桃演的妈系超人,戏份不算多,但每次出现都在干活:擦地、做饭、借钱、骂老公。
她不说一句“我爱你”,却让观众明白,中国家庭的韧性全靠这种不吭声的劳动。
导演没给她特写眼泪,只给特写她裂了口子的手,这比哭戏更狠。
影片最聪明的一点,是没把结局拍成大团圆。
黄荣发的腿没奇迹般站起来,儿子也没一夜暴富,一家人还是挤在小房子里,只是学会了不再互相埋怨。
观众走出影院,心里那点被生活压着的石头,好像被挪开了一点。
这种“不完全治愈”反而让人更想买票二刷,因为真实。
对比一下同档期其他片子,不是飞天就是追车,观众早看腻了。
《浪浪人生》用一把轮椅跑赢了大制作,说明老百姓现在需要的是“替我过日子”的电影,而不是“替我做梦”的电影。
片方下一步肯定要把路演开到社区,让黄渤坐着轮椅跟大爷大妈唠嗑,票房还能再涨。
毕竟,谁能拒绝一个会讲笑话的“老邻居”呢?
生活已经够苦了,电影再卖苦就没人看了,可要是笑着把苦说出来,观众反而愿意买单。
你觉得电影里的黄家要是真搬到咱们小区,你愿意跟他们做邻居吗?
来源:广州李国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