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年代,金庸小说和电视剧在内地风靡,且正值香港电影人与大陆的合拍片热潮,在此背景下,天津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合作拍摄《书剑恩仇录》,金庸本人点头授权并亲自撰写了故事大纲,这是他唯一一次深度参与电影改编。
《戈壁恩仇录》是1987年上映的《书剑恩仇录》下集,由许鞍华执导。
80年代,金庸小说和电视剧在内地风靡,且正值香港电影人与大陆的合拍片热潮,在此背景下,天津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合作拍摄《书剑恩仇录》,金庸本人点头授权并亲自撰写了故事大纲,这是他唯一一次深度参与电影改编。
金庸提供的剧本仅是故事大纲,天津电影制片厂的郭凤岐根据大纲修改剧本,历经三个月赶工写出上下两集剧本,后经多方讨论修改,最终编剧署名为许鞍华、郭凤岐和秦洗心。
影片全部启用内地演员,达式常饰演乾隆,张多福饰演陈家洛,这是张多福首次出演电影,刘佳饰演霍青桐。他们均凭借出色的表演,将角色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许鞍华坚持实地取景,带领剧组跑遍大江南北,从江南到新疆,耗时三年完成拍摄。钱塘江观潮、黄河夜战、西湖花艇等场景都是实地取景,《戈壁恩仇录》部分则在新疆戈壁滩取景,展现了大漠迷城等壮观场面。
当时拍摄条件极为艰苦,新疆戈壁40多度高温,演员却要穿厚棉袍拍冬天戏,嘴唇干裂,张多福杀青时甚至脱水送医。钱塘江大潮那场戏,剧组等了一个月才等到合适浪头。
影片在摄影、美术等方面极尽考究,忠实于原著精神,很好地还原了小说主线故事。如回部与清兵的战争场面,剧组动用上千人的骑兵队伍实拍,乱箭与石攻的场景十分壮观。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