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国庆档票房预测,《志愿军3》《刺杀小说家2》哪部能卖过10亿?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8:32 1

摘要:时光网特稿:第38周(9月22日-9月28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报收3.64亿元。相较于前一周(第37周9月15日-9月21日)的14亿元,下跌近10.36亿元。电影市场正处于阶段性调整时期,从本周二(9月30日)起国庆档正式开启,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票房爆发

作者:隐饮

时光网特稿:第38周(9月22日-9月28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报收3.64亿元。相较于前一周(第37周9月15日-9月21日)的14亿元,下跌近10.36亿元。电影市场正处于阶段性调整时期,从本周二(9月30日)起国庆档正式开启,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票房爆发。

今年国庆档期有8天长假加持,时光洞察预测国庆档总票房22.3亿,有望超过去年国庆档票房21.04亿。10月1日档期首日票房预估为3.4亿,可能成为档期热度最高的一天,10月4日可能迎来新一轮票房回暖。

时光洞察预测《志愿军:浴血和平》或将成为档期票房冠军,《浪浪人生》《刺杀小说家2》同样是国庆档强有力的竞争选手,10月4日檀健次主演的《震耳欲聋》是国庆档的最大变数,如果口碑过硬,或将成为档期后半程的票房黑马。

今年国庆假期因为“中秋+国庆”双节合一,共计8天,比往常的7天长假多出一天。

从新片来看,今年的国庆档新片类型足够丰富,主旋律、喜剧、奇幻、警匪、动画等各种类型应有尽有,尤其《志愿军:浴血和平》和《刺杀小说家2》都有不错的前作基础。对于不同喜好的观众来说,在这个档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型片。

不过从预售来看,今年的预售票房表现平平。截至9月29日(预售第7天14:30),档期预售总票房8540万元。而去年9月29日上午9:00,国庆档票房预售就已突破1亿大关,今年的预售票房不如去年同期。

目前预售票房的前五名分别为:《震耳欲聋》2506万,《刺杀小说家2》1724万,《志愿军:浴血和平》1618万,《浪浪人生》967万,《三国的星空第一部》732万。《震耳欲聋》目前预售票房最高,离不开主演檀健次的粉丝包场支持。

具体分析国庆档的影片票房预估,作为《志愿军》系列电影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陈凯歌导演这部《志愿军:浴血和平》既有稳固的IP基础和受众基本盘,也做到了创新,这部将故事核心放在了抗美援朝“边打边谈”的攻坚阶段。

在档期选择上,该片选择在9月30日抢在国庆档第一波上映,为口碑发酵提供了不错的空间。不过从暑期档以来,《南京照相馆》《东极岛》《731》等聚焦历史题材的电影轮番上映,对观众来说可能有一定的观影疲劳。

时光洞察预测,该片总票房12亿。

《刺杀小说家2》同样是国庆档票房冠军的有力竞争者,从制作层面来说,影片代表了全面升级的国产奇幻大片水准,东方美学细节随处可见。

主演除了大家熟悉的邓超、董子健、雷佳音外,新晋获得威尼斯影后的辛芷蕾也加盟出演,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讨论度。

2021年上映的《刺杀小说家》曾经让观众印象深刻,并斩获10.35亿票房。时光洞察预测,《刺杀小说家2》总票房为7-9亿。

《浪浪人生》是一部合家欢题材电影,由黄渤、范丞丞主演,用一个充满积极“疯”感和小人物力量的故事,讲述了一家人笑对人生难题的豁达与乐观,带来难得的心灵触动。时光洞察预测,该片总票房为5-6亿。

由檀健次主演的电影《震耳欲聋》,关注听障人士特殊群体,取材自律师张琪的真实从业经历,将于10月4日上映,晚于同档期其他电影。

目前影片的预售成绩在国庆档中领跑,主演粉丝能否带动更多的路人观影人群,能否在10月4日掀起档期后半程的观影小高潮,是整个国庆档的最大悬念。

除此之外,还有几部国庆档新片:由易中天担任监制及编剧的动画《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以全新的故事逻辑聚焦曹操的故事,时光洞察预测票房1-2亿。

王安宇、张天爱主演的《毕正明的证明》,时光洞察预测票房1-2亿。由金城武、刘青云主演的港片《风林火山》,时光洞察预测票房0.5-1亿。

观众的“持续观望”与“错峰上映”

今年国庆档,观众们的“观望”态度似乎更加明显。

这种观望情绪的背后,是观众观影决策逻辑的转变。在8天国庆长假的时间窗口下,普通观众不再急于“尝鲜”,而是更倾向于等待首波真实口碑释放后,再决定是否购票。

从预售成绩来看,整体预售成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头部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对档期预售票房的拉动效果有限,未能达到以单片提前带热整个档期的效果。

为了打破这一“观望”僵局,多部新片选择以“错峰上映”和精准点映的方式,抢占先机。

9月25日电影《浪浪人生》率先开启25城点映,点映时间为27至29日,点映范围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这一选择既避开了和一线城市头部影片的直接竞争,也瞄准了下沉市场的合家欢需求,试图通过提前释放喜剧类型片的轻松氛围,积累前期口碑。

无独有偶,定档10月4日上映的《震耳欲聋》,也选择在10月2日-3日开启全国点映,将起跑线提前至假期中段。

这种“错峰上映”的举动,恰恰适配了国庆档观众的“观望”态度,不仅能减轻和10月1日的多部影片集中争取排片的压力,也能借助点映口碑吸引假期后半程的观众。

如果《震耳欲聋》本身的口碑不错,有望在档期后半程集中发力,成为国庆档的票房黑马。

无论是观众的观望态度,还是新片的错峰策略,对于国庆档而言,最终能否创造好的票房成绩,仍需依赖影片自身品质能否真正打动观众。

只有当“口碑反哺票房”的正向循环形成,才能让电影市场更加繁荣。

来源:Mtime时光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