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十.一国庆档电影比较期待的电影是冯小刚导演的《抓特务》,为啥值得期待呢?是因为这类抓国民党特务题材的电影已经有至少40年没有拍摄过了,并且与这部电影内容基本一致的电视剧《无悔追踪》已经在1995年播映过了,时隔30年要看看到底儿是电视剧好还是电影更吸引人
今年的十.一国庆档电影比较期待的电影是冯小刚导演的《抓特务》,为啥值得期待呢?是因为这类抓国民党特务题材的电影已经有至少40年没有拍摄过了,并且与这部电影内容基本一致的电视剧《无悔追踪》已经在1995年播映过了,时隔30年要看看到底儿是电视剧好还是电影更吸引人。
《抓特务》和《无悔追踪》的故事情节都是改编张策的小说《无悔追踪》,讲述的内容是:1949年北平解放后(当时就叫北平),我军的一部分战斗部队转为人民公安,既要维持社会秩序外还要保护胜利果实(公安、国安),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防止国民党潜伏特务搞破坏…。
其中,刚入城的解放军战士肖大力(电视剧当中由刘佩琦扮演、电影中由雷佳音扮演)成为某派出所所长,在开国大典当天去辖区“土唐刀胡同”巡逻和维持秩序时,无意间听到“剃头包”的理发店里老板包师傅,正同一文质彬彬的人谈论当天放的礼炮声的事情(54门28响),那个文质彬彬的人告诉包师傅:礼炮是由山炮(属于轻型榴弹炮)改装的,并且也没有炮弹头,开炮不会有破坏力,只是用响声烘托氛围…由于其绘声绘色描述,并且非常熟悉礼炮(山炮)的结构和作用,这就引起了肖大力的注意,并且凭着直觉认为此人不简单,背后肯定有故事…在这个文质彬彬的走了之后,肖大力随即问身边国民党政权留用的警察王六斤(也是潜伏特务),这个人是谁、做什么工作的?王六斤告知,他叫冯静波,是“惜阴小学”(私立学校)的地理老师,住在“土唐刀胡同15号”,听了王的介绍,肖大力就更觉得冯静波这个人有问题,理由是:地理老师虽然是知识分子,但他却对武器装备很熟悉,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可不是小学地理老师该掌握的知识,这个人就越发值得关注了!
然而冯静波虽然表面上是小学老师,但他确实是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潜伏特务(代号5182),甚至是高级潜伏特务,因为给他布置任务的上司“四阎王”是国防部二厅少将(由原来军统公开人员组成的专门收集战略情报的部门,首任厅长是郑介民)被我公安机关抓获后,肖大力拿着冯静波的照片让其交代和指认,“四阎王”也没将冯静波供出来。
由于对冯静波有深度的怀疑,但苦于没有其敌特身份的证据,更没抓到搞破坏的证据,肖大力索性也搬到了“土唐刀胡同15号”,住在楼下,成了冯静波的邻居,这样随时掌握冯静波的动向,而对于冯静波来说,楼下就住着一位派出所所长,再加上特务身份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一点纰漏就被抓,精神受到了极大压力。
但是日子总得过,冯静波为了不受怀疑,娶了妓院的打杂丫头“大眉子”结婚、生女(岳秀清老师饰演,他是她丈夫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吴刚,也就是《潜伏》里陆桥山和《人民的名义》里李达康扮演者),在学校里也是“兢兢业业”工作,并且由于肖大力的监视,虽然接收到了台湾方面通过收音机发过来的指令,始终没有搞破坏活动…。
就这样肖大力和冯静波,情愿和“不情愿”地都参加了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造和建设当中去!(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这期间肖大力不但监视冯静波,也在生活上矫正和帮助他,使他从身体到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改造,而对冯静波触动最大的事情是:当初布置他潜伏的“四阎王”(剧里叫:闫殿坤)被我公安机关抓获、服刑、释放后,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国了,并且投资建厂…这对冯静波触动极大!这说明对闫殿坤这样的人都能既往不咎,还欢迎他投资建厂,那么,他这样虽然是潜伏特务,但一直没有做坏事儿,他相信政府会对他宽大处理的。
另外一件事儿,就是他的女儿冯抗美(肖大力给起的名,由李冰冰饰演)从小同肖大力的儿子青梅竹马,就是因为自己的特务身份(结婚后大眉子在打扫房间时发现了他的委任状,并烧了,也没去举报)导致了女儿没能同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遗憾。
但也正是由于肖大力从怀疑开始到无悔追踪了他30多年,间接的让他走上正路,以及“土唐刀胡同”人民群众的朴实和建设新国家的热情、勇气,邻里之间相帮互助与旧中国有着天壤之别,都深深地感召了冯静波,最终他放下包袱在女儿的陪同下向我公安部门投案自首。
总得来说,《无悔追踪》在1995年算是少有的优秀电视剧,以追踪国民党特务为背景,展现了新中国伊始,人民群众以全身心投入火热的建设大潮中去。
那么,回到《抓特务》这个主题,都到了1980年代初了,大陆上还抓到过国民党在解放初期就潜伏的特务吗?从目前公开的资料上看,在1983年2月1日还真抓到过。
此人叫:李家琪,早在1947年解放战争期间就是特务,他是在山东解放区被抓获的,当时才20岁,后来被押往青海劳改农场服刑,直到1975年才被特赦,1979年回到北京,在前门“大耳朵胡同39号”(大杂院)买了两间房,而据同院的邻居反映:他孤身一人,“外甥”偶尔从香港来看他,但李家琪与“外甥”似乎是非常陌生,他们之间也不以“舅舅”或者“外甥”相称,甚至这个当“舅舅”的一次也没留“外甥”吃饭…。
更奇怪的是,他“外甥”走了之后,他居然购买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这样在当时需要用“外汇券”购买的奢侈品(孤身一人还没有正当职业,哪来的钱?),基于李家琪及其“外甥”这样怪异的举动,邻居们开始怀疑,并向公安机关举报,在我安全部门的缜密调查、取证后对李家琪实施抓捕。
当时抓捕他的过程很简单,就是两辆吉普车在大杂院门口停下,迅速下来几名干警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拿下了…不过在当时,有4名电视摄影人员紧随后面。过往行人停住了脚步,左邻右舍纷纷围拢来。当人们看到,经常在街头巷尾不时碰面的李家琪戴着手铐、脸色灰白,被公安战士押着一拐一拐地走出大院时,明白了这不是在拍电视剧,而是一个台湾国民党潜伏特务被捕获了。”
这个记录下来的全程抓捕视频,也是新中国第一次用电视摄像机拍摄“抓特务”全程…。
据说,当时这个事情在西城区挺轰动的,因为“大耳朵胡同”属于西城区大栅栏街道,这可是北京胸口里中的心脏,离共和国的核心非常之近!特务渗透到这里是非同小可的事情…至于说小说《无悔追踪》是不是借鉴了这个案件不得而知。
总之,《抓特务》这部电影对于60后、70后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因为这几代人小时候就经常看过这类反特题材电影,只是在“和平统一”的大背景下,改革开放40年来极少出现在银幕上了…。
来源:皇家橡树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