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惨案过后不久,萧殷随李公朴来到吉县,他们到了血案现场,看到了血迹斑斑的衣服,参加了吉县军民追悼井圪塔遇害村民大会。在吉县中市村的油灯下,萧殷满腔悲愤,伏案疾书,写出了揭露鬼子暴行,歌颂村民英勇抵挡事迹的报告文学《井圪塔的血》,将此血案的真相告知天下。
《老百姓万岁》今何在?
陈家基
1939年,在山西省吉县的井圪塔村,日本鬼子和汉奸制造了一起灭绝人寰的惨案,将躲藏在山腰地寨子洞的村民全部屠杀在洞中。
惨案过后不久,萧殷随李公朴来到吉县,他们到了血案现场,看到了血迹斑斑的衣服,参加了吉县军民追悼井圪塔遇害村民大会。在吉县中市村的油灯下,萧殷满腔悲愤,伏案疾书,写出了揭露鬼子暴行,歌颂村民英勇抵挡事迹的报告文学《井圪塔的血》,将此血案的真相告知天下。
1939年3月23至25日,延安《新华日报》分三天连载了这篇报告文学。
当时著名的导演、编剧、作家沈浮看到这篇报告文学以后,把它改编成电影剧本,并由阎锡山创办的西北影业公司进行拍摄。影片由沈浮导演,陈晨担任摄影。
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对此影片的拍摄有记述:
1939年,在《风雪太行山》拍摄稍后,沈浮着手编导了影片《老百姓万岁》(原名《大地烽烟》)。剧本是根据当时重庆《新华日报》的一篇题为《井疙瘩村的血》的通讯报道写成的。这是一个悲壮动人的真实事件,表现了抗日根据地山西井疙瘩村的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殊死的斗争。影片《老百姓万岁》的故事,基本上依照了事件的真实进程,影片的男主人公是井疙瘩村的一个青年农民(吴雪饰),他热爱劳动,也是村里民兵的组织者,常和村里的小伙子们一起操练,准备抗击敌人的侵犯。村里有一个姑娘环儿(金淑芝饰),家中只有弱弟老母。青年农民经常帮助她家出些劳力。后来他们结了婚。正当这时,日寇打来了,青年农民参加了抗日人民军队,环儿则和留下的农民一起进入山中,利用窑洞山头,与敌人进行了顽强战斗。最后,敌人从山后爬上山头,环儿、她的母亲和所有农民都英勇牺牲了,只有两个孩子活了下来。这时,青年农民随部队打回家乡,家乡父老的壮烈斗争和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他更大的仇恨。他带着两个孩子回到部队,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电影剧本《老百姓万岁》动人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人民的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刚毅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显示了中国抗战一定胜利的信心和力量。这是抗战时期唯一一部正面描写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故事片。可惜的是,当影片摄制组前去西北实地拍摄外景,前后工作了六个月,完成了全片的百分之八十后,西北影业公司就被阎锡山停办了,以致这部影片没有能最后完成。
沈浮的侄子沈德才与沈德利所著的《荧光与炬火——沈浮传》中的沈浮(中)工作照
《荧光与炬火——沈浮传》中的沈浮(中间大胡子)与演员合照
《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关于《老百姓万岁》的资料
这部根据萧殷作品改编的电影《老百姓万岁》未完成的胶片,后来保存与何处——这是笔者几年来一直希望找到的答案。
在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和沈浮的侄子沈德才与沈德利所著的《荧光与炬火——沈浮传》中,均未提及这部未完成影片的下落。
前几年,笔者看到这部影片的摄影师陈晨的儿子陈凡的一篇文章《对做电影父亲及家人的记忆和我的命运之路》(载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18837315),里面提供了一条线索:
父亲陈晨……抗日战争时期,与导演沈浮拍摄了《老百姓万岁》和最著名的战时纪录片《平型关大捷》,至今仍珍存于中国电影资料馆国家片库。
几经辗转,笔者联系上了位于北京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经资料馆两次认真查找,均未查到该影片胶片保存在该馆,而且中国电影资料馆西安片库也没有。
解铃还须系铃人,看来只能找到陈凡本人才可以找到他的线索来自哪里。可惜经过笔者多方努力,仍未能联系上已经移居香港的陈凡。
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够与陈凡联系上并寻得《老百姓万岁》的胶片,有机会一睹这部根据萧殷作品改编的“抗战时期唯一一部正面描写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故事片”的真容(尽管尚未完成),重温井圪塔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血战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事迹!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