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暴行,但鲜有如日军731部队所为之残忍——活体解剖、冻伤测试、毒气实验、跳蚤培养实验、鼠疫杆菌实验,等等。电影《731》中,一群被称为“马路大”的中国人,被当作上述实验材料送进阴暗的实验室,直至生命被掏空。“马路大”在日语中意为原木,在《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暴行,但鲜有如日军731部队所为之残忍——活体解剖、冻伤测试、毒气实验、跳蚤培养实验、鼠疫杆菌实验,等等。电影《731》中,一群被称为“马路大”的中国人,被当作上述实验材料送进阴暗的实验室,直至生命被掏空。“马路大”在日语中意为原木,在《731》中被引申为“实验材料”。在日本侵略者眼中,“马路大”不是生命,而是一个个“编号”,一件件“耗材”。该片通过主角王永章的视角,揭露了731部队以“健康检查”为名诱骗平民参与细菌实验的暴行。电影的主题“越狱”,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逃亡,而是指被囚禁者在认清日军谎言后,从被动服从到主动反抗的精神觉醒的过程,从而展现这段同胞的苦难历史,引发今人更多深思,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给战争叙事祛魅
近年来,抗战电影逐渐摒弃以战役进程为主线的单一叙事模式。《南京照相馆》将镜头对准南京城一家照相馆里想活下去的中国人,《731》同样如此。该影片通过王永章等平民受害者的视角来揭露日军暴行,展现中国普通民众在日军魔窟中的遭遇。和以往抗战电影相比,《731》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基于历史真实之上的“祛魅战争叙事”。所谓“祛魅战争叙事”,指的是在战争题材的文学、影视等创作中,去除以往的固有认知,以更客观、多元的视角呈现战争的真实性与复杂性。
片头,王永章为了一口红薯冒用抗战英雄王子阳的身份。历史上,王子阳确有其人,他在被日军用作人体实验的过程中逃脱,并将731部队的罪行公之于众。后来,他还加入东北抗日联军。该片中,王永章看到人间炼狱的惨状后,决心效仿王子阳,带领众人逃出魔窟。
该片从个体王永章的平民视角切入,描绘小人物在历史巨轮下的命运变迁。影片没有拍千军万马的战场,也没有拍血刃日寇的英雄,但可以管中窥豹,以王永章不断蜕变的过程,揭示出历史事件背后个体的情感波动和精神觉醒。这种通过“小切口”讲述“大历史”的方式,使观众更易与之产生共鸣,看到战争最真实残酷的一面,从而引发更深刻的警醒与反思,也更能深入理解伟大的抗战精神。
《731》强调有据可循,保留历史真实性。据新华社报道,“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有3000名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国家的民众,被当作‘活体实验材料’”。王永章假装掌握多国语言,成为魔窟监狱的翻译。他还是有一定自由活动范围的服务员,每天负责给关押者送餐。餐车上除了盒饭,还摆放了苹果和鸡蛋。此点也并非虚构,是源于真实历史,日军以洁净饮食为名提供食物,这一切是为了开展细菌实验。据现代医学研究,苹果酸可抑制实验者口中的细菌,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该片在艺术表现与历史真实的平衡中,探索出了一种“祛魅战争叙事”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王永章想到了逃跑出去的路线,幻想所有关押者欢天喜地越狱的场景,甚至小男孩孙明亮也被众人托举到飞起来。然而,这都是导演给战争叙事祛魅的手段。
视听符号丰富
电影《731》的叙事突破,还在于导演赵林山将隐喻符号和色彩符号等运用到叙事空间中。该片还通过儿童角色对周围事件迷茫困惑、认知充满“局部感”,服务影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让电影更具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
第一,隐喻符号。影片中苹果可以是生存希望的微末象征,也可以是消毒阻断细菌传播的冰冷工具。另外,名字的隐喻。影片中,石井四郎让养女为死掉的仓鼠取名,将温情给予动物。而日本女军官却对关押者说,关押者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一边是对仓鼠的珍视,另一边是对人命的践踏,反差强烈。
第二,色彩符号。片中的花魁穿戴绚丽,其头发上插着绿色柳条花的装饰,身穿一件柔软的粉红色和服,上面布满白花图案。花魁经过关押者的走廊,“安抚”关押者:“您自由了!你们自由了!”事实上,艳丽的花魁变身为引渡地狱之门的黑白无常。她们妆容精致,身姿温柔,手中牵引的却是死亡的绳索。
第三,背景乐符号。9月18日发布的电影《731》原声专辑由作曲家阿鲲创作,收录了电影相关的音乐作品。片末,伴随背景乐,灰色幕布下3513个遇难者的名字缓缓滚动,酝酿出难言的悲怆。电影没有用激烈的哭喊去面对伤痛,而是以遮罩的脸庞和轻柔的钢琴曲将这段记忆再现。电影既有抚平伤痕的温暖力量,又带着不容遗忘的坚定。当孙楠唱的《若你记得》音符落下,留在观众心中的更多的是对和平的渴望:“愿我再见你时,你是蔚蓝的天,没有硝烟……”
第四,儿童视角。林子烨饰演的孙明亮,本是火车上变戏法的卖艺少年,却被送进魔窟监狱关押,他的纯真和乐观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微光。该片用虚拟的故事来描述一场真实的灾难,孙明亮被囚禁关押魔窟,孤单寂寞却一直苦中作乐,他把王永章当成朋友,叫他“王子阳”(抗日英雄)。孙明亮刚开始入狱对狱友们介绍自己时,认为自己的名字阳光不会死。而在他目睹日本女军官杀害杜存山满地殷红的血迹后,则向王永章恳求道:“告诉我,你就是救我们出去的王子阳!”片末,王永章拼死拉住孙明亮的手,不让孙明亮掉到尸坑里。孙明亮含泪表示:“不管你是谁,你在我心中就是王子阳!”
《731》能从一名儿童的角度去刻画一个沉重的抗战故事,实属难得,像极了意大利经典电影《美丽人生》。
不足与遗憾
《731》让观众直面战争的残酷,但上述手法却也成为该片被批评之处,口碑呈现两极分化。
症结在于,导演不顾剧情和人物的合理逻辑,过于突出王永章率众人越狱的故事线。有细心观众统计得出:全片125分钟,越狱相关剧情达80分钟,真正讲述731罪行的时长却不超15分钟,导致叙事偏差结构失衡,影响立意。而且,导演在类型片和文艺片之间摇摆不定,在写实和写意之间切换得有点跳脱。在表现抗战真实历史的影片中竟然出现一些超现实的画面,比如孙明亮飞翔越狱的镜头,让一些观众感到不太现实。
凡此种种,都影响《731》叙事的流畅性和观众的观感。不管是剧本本身、叙事逻辑,抑或删减问题,《731》最终呈现的观感都是:叙事逻辑和节奏混乱,场景衔接不够自然。比如,电影开场王永章被日军抓进魔窟后,剧情发展过于仓促,他很快就成为服务员,能自由行动,绘制地图、联络狱友,甚至能轻松走进药房找硫磺制火药,这一系列情节显得过于荒诞。
此外,影片针对731部队臭名昭著的冻伤实验、细菌注射、活体解剖等暴行,镜头过少,仅在后半段王永章越狱时有一小段剧情呈现,缺乏震撼力。
(王 珉)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