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731》在影片开始的时候,用了抽象的手法,拍摄老鼠突然的成群逃跑,然后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出现,说战争的时候,不能用细菌实验作战,接下来的剪辑,就是一个黑白画面穿插的战斗画面,这样的剪辑手法,确实可以带给观众一个紧张的观影感。
电影《731》在影片开始的时候,用了抽象的手法,拍摄老鼠突然的成群逃跑,然后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出现,说战争的时候,不能用细菌实验作战,接下来的剪辑,就是一个黑白画面穿插的战斗画面,这样的剪辑手法,确实可以带给观众一个紧张的观影感。
不过呢,我觉得电影开篇的时候,用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去讲述这个,我觉得不是很搭,我也不理解为什么这里的旁白要使用一个小孩的声音,客观来说,一个小孩肯定不理解也不懂这些吧?
然后这部电影的观影门槛,我认为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个难度在语言上,电影在刚开始的时候,台词就是以日语的方式呈现出来,可能不知道的人还一位这是一部日本电影吧?电影中日语的时长太多,一部中国的电影,我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穿插大量的日语,我们的观众应该是中国人,能听懂普通话的,对于日语,为什么不可以直接翻译过来呢?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观影人群中,有不少的60、70后,他们年纪上去了,会日语的人很少,当然年轻的人会日语的也少,我倒建议以后这种电影,在语言上,就用国语就好,不必都搞得一会一个语言,看电影,如果只顾着看字幕,那就失去了看剧情、演员表演的意义了。
电影前6分钟的时候,姜武突然被抓了,没有向观众交待为什么,剪辑上瞬间跳接到了一辆火车上,火车上有表演杂耍的,有日本人在,这辆火车是开往哈尔滨的一个地方,然后很多人下火车的时候,为了不让他们知道到哪了,都要被戴上头套,戴上铰链,在风雪纷飞的夜晚,电影的故事开始了。
这一群人,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抓来这里,作为观众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抓来,只知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有 不同的身份,他们在这里面,只有编号,没有名字,姜武饰演的王子阳,因为自己会外语,所以在这个大牢里,他成为了送饭的一员,看似好像是个美差,但却被人一直监视着。
每天他们的饭就是一个苹果,一些素食,没有肉,最多一个鸡蛋,因为导演想要告诉观众,在这个时候,日本人没把这些人当人看,每天会喊一些人的代号,然后美其名曰的说“你们自由了”,可真的会这么容易吗?抓来了,什么都不干,然后给他们吃喝,最后就说“你自由了?“你信吗?
姜武饰演的“汉奸”一开始担任送饭的杂工的时候,他也想要自由,直到他被无意中偷看了一段影像资料,看到了一些词典的东西,他才知道,这个地方,没有人可以活着做出去,在这里大家只能是待宰的羔羊。
但是电影直到40分钟的时候,才开始有一段很多人躺在实验室,浑身发痒的,一群红色防护服,培养细菌的人出现在镜头中,也就是说,电影花了40来分钟的时间,才让观众知道,这些人被抓来的原因是什么。在节奏上,比较缓慢,切入主题的过程太过于缓慢。我觉得这样的慢节奏,在电影院里已经坐了40分钟的观众,应该会感觉到困乏。
影评到第50分钟后,姜武开始和装傻的那个神秘的人组织一起越狱,在这段故事里,有人能够真的逃出去吗?这样一个戒备森严的地方,走了一个,会陆续的有新的人来到这个地方,他们只是用来做实验的工具。
他们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他们不知道过了多少天,也不知道是什么日子,他们从一个用健康换取自由的谎言中觉醒,又从想要逃出这个恐怖的地方,到最后的一个结局,导演想要让观众潸然泪下,可是最后的一个剧情,我却觉得出现了一个逻辑的硬伤。
当小孩依靠人墙爬上去的时候,日本士兵开枪射杀,让小孩倒了下去,为什么姜武上去的时候,就没被枪杀呢?瞬间日本士兵就没了呢?这一段是不是逻辑硬伤?而最后打出的字幕“这里无人生还”,那么姜武逃出去了还是没逃出去?如果当年的731部队事件没人逃出来,又是谁将这段历史延续下来的呢?电影存在的硬伤太大,虽然票房高,排片高,可是主旋律的电影,在拍摄的时候,讲故事的时候,它应该更严谨一些,更认真一些,逻辑要更合理一些。
这部电影,我看完后,我觉得6.3-6.5分的水平吧,票房嘛,就不预测了,只希望未来可以能够拍摄更加严谨,更符合逻辑的历史故事,艺术可以渲染,但应该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真实感,一种震撼感,而不是看完电影后,网上出现了很多差评。
来源:娜默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