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档还没开打,先有一半片子“连夜跑路”,成龙的《熊猫计划2》也悄悄撤了,这哪是排片,分明是真人版“鱿鱼游戏”。
国庆档还没开打,先有一半片子“连夜跑路”,成龙的《熊猫计划2》也悄悄撤了,这哪是排片,分明是真人版“鱿鱼游戏”。
撤档消息是9月24号傍晚爆出来的,离正式上映只剩五天。
影院经理群里直接炸锅,有人甩出一张截图:原本预排给《熊猫计划2》的IMAX厅,一夜之间全灰,系统备注只有两个字“片方停”。
没有官宣,没有解释,连影院都没提前收到口风,像极了临时被通知“分手”的乙方。
业内流传的说法很直白:邓超的《刺杀小说家2》预售太猛,819.5万只是猫眼可见的数字,背后还有鹿晗、赵今麦包场锁座,粉丝把黄金场次买到只剩边角料。
成龙这部续集前作虽然拿到3亿,但合家欢标签在国庆档一向“虚胖”——白天票房产出低,晚上黄金时段又被大片瓜分,排片经理一算账:同样给30%的厅,小说家单片产出能顶熊猫两倍,换谁也不敢硬赌。
更扎心的是,今年国庆档只有七天,却挤进9部片子。
主旋律《志愿军:浴血和平》拿走大部分党政机关包场;现实主义《浪浪人生》靠短视频哭戏切片出圈,预售也爬进前三;动画《红孩儿火焰山之王》原本想捡亲子漏,结果一看对手是《新大头儿子6》,干脆直接认怂撤档。
有人统计,过去三年国庆档,能真正回本的不超过三成,剩下全是“七日游”。
片方心里门儿清:现在不走,等到上映首日上座率一出来,再想撤就只能原地社死。
成龙不是第一次“逃”。
去年暑期《捕风追影》12亿票房让他回了一口老血,但那是动作犯罪,观众图个爽;熊猫系列主打“萌娃+国宝”,IP新鲜感在短视频平台已经消耗得差不多,预告片点赞只有小说家零头。
更尴尬的是,今年亲子消费明显降级,文旅部数据:暑期亲子观影人次同比跌18%,家长宁愿花99元买张动物园年卡,也不想带娃进影院坐两小时。
合家欢这条赛道,肉眼可见地缩窄。
有人替成龙喊冤,说“避战”帽子扣得太狠。
真相可能是资本最冷酷的算盘:发行方博纳内部流出的排片模型显示,如果硬上,首日排片预计12%,上座率撑死26%,七天总票房预测1.8亿,而宣发成本已经砸下去1.2亿,赔本赚吆喝都不配。
撤档虽然损失三千多万前期费用,但换到贺岁或明年五一,窗口期空一点,至少能把亏损砍半。
商业片不是面子工程,数字红笔一划,再大的腕儿也得让路。
观众看不到的是,影院经理这两天像守着彩票开奖。
系统里每刷新一次,排片占比就跳一次:小说家从32%涨到38%,志愿军稳在25%,剩下的五六部片子抢最后30%的渣渣。
有经理发朋友圈:“以前国庆档是肥肉,现在是刀片,舔一口满嘴血。”话糙,却真实。
中小成本电影想活下去,只能去冷档期赌口碑,可冷档期又没流量,死循环年复一年。
说到底,大家不是怕竞争,是怕“一秒定生死”。
预售打开48小时,票房曲线就决定了影院经理第二天的排片键;豆瓣开分早的话,连“口碑逆袭”这口汤都喝不上。
观众以为自己在选片,其实是被算法和排片提前筛过一轮。
想看点不一样的?
可以,先保证你家附近的影院还给排片。
所以《熊猫计划2》撤档,不过是把遮羞布扯掉:国庆档早就是巨头的轮盘赌,小玩家上桌就是陪跑。
成龙这一退,给围观群众提了个醒——票房神话只属于极少数,大多数片子连“阵亡名单”都进不去。
下次再看到“突然撤档”,别急着嘲笑,那可能是片方最后的体面:留得残血,换条命,明年再来。
来源:分秒必争雪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