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胡鹏:“微电影”小子如何变身科创先锋?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8 18:29 2

摘要:在青岛工业数字化的赛道上,青岛矢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鹏的名字,早已被业内同仁熟知。这位从大学校园兴趣小组走出的创业者,用十余年光阴完成了从“微电影追光者”到“工业仿真软件领军人”的华丽蜕变,他的创业故事里,镌刻着一代大学生创业者的坚守与远见。

在青岛工业数字化的赛道上,青岛矢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鹏的名字,早已被业内同仁熟知。这位从大学校园兴趣小组走出的创业者,用十余年光阴完成了从“微电影追光者”到“工业仿真软件领军人”的华丽蜕变,他的创业故事里,镌刻着一代大学生创业者的坚守与远见。

“创业梦”起源:率先进军“三维动画”

胡鹏的创业基因,早在象牙塔时期便悄然萌芽。大学就读广告传媒专业,上学期间他敏锐地捕捉到“微电影”浪潮兴起,当即与同窗组建兴趣小组,把宿舍改造成了临时工作室。

四张铁架床拼出一个工作台,台灯在深夜投下暖黄的光晕,映着几张年轻的脸庞。胡鹏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刚导出的样片里,镜头掠过校园的梧桐叶,阳光透过叶隙的光斑在画面里跳荡,像撒了把碎金子。

“那时候还没有短剧、短视频的概念,我们纯粹凭着一腔热爱打磨片子。”胡鹏的回忆里满是热忱,这份纯粹的热爱很快结出硕果,团队成员精心制作的作品一举斩获全国金犊奖优秀奖。红彤彤的证书不仅是对他们专业能力的硬核认可,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扎根生长,坚定了以内容创作为业的初心。

2011年毕业季,胡鹏已敲定工作,原本计划先积淀经验再图创业。一次偶然的契机,团队作品经创业导师引荐,进入一位为海尔提供服务的企业家眼中,对方看完样片,当即拍板敲定合作。“这群年轻人的镜头里有劲儿。”

“起初是边上班边兼职赶工。”胡鹏坦言,连续一个月他几乎没睡过安稳觉。当海尔德国展会项目递来橄榄枝时,他毅然递交辞呈,带着团队全职投身其中,这个要求严苛、周期紧迫的项目,成了他创业路上的“硬核试金石”。

最初敲定的实拍方案,因团队缺乏实战经验屡屡碰壁。镜头里的产品总少了几分质感,眼看工期过半,胡鹏灵机一动:“改用三维动画。”要知道,彼时青岛乃至国内,用三维动画打造商业广告的团队寥寥无几,更别提要达到国际展会的水准。

他们租下的临时工作场地是一个影棚,藏在信号山旁的老楼里,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拉上厚重的遮光帘,整个空间就成了密不透风的黑盒子,只有电脑屏幕透出冷白的光,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当时刚接触三维动画,制作过程中遇到不少从未学习过的知识,幸好团队小伙伴认识一位热心的韩国导师,不懂的问题我们一一请教。”胡鹏说,为了攻克难关,他们把韩国导师的讲解录音反复听,终于在展会开幕前一天凌晨6点完成制作,当“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胡鹏瘫坐在椅子上,才发现窗外已泛起鱼肚白。

海尔海外团队的回复很快传来,简单的“完美”两个字,让他瞬间觉得所有的疲惫都散了。这份“极限冲刺”的成果,让他们在行业内一战成名,也为后续与海尔的长期合作埋下伏笔。

挫折与理想:靠“韧劲”拼搏

然而,创业从来不是坦途。2012年,因为与合作方理念产生根本分歧,胡鹏团队选择独立运作,随即遭遇重创,一次为追求极致画质导致交付略迟,虽然作品堪称完美,却被认定为延期,回款遥遥无期。与此同时,公司大订单量也在减少。

2013年的初春,胡鹏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上摊开的信用卡账单,两张卡加起来不足万元,额度早已刷到见底。胡鹏的手机突然响起,催款电话的铃声尖锐得打破沉默,他攥着手机走到窗边,给父亲打电话借钱时,听筒里传来的先是沉默,再是一声沉重的叹息:“你这孩子,就是瞎折腾。”父亲的资金暂时让他们渡过难关,为了活下去,他们放下身段接门头灯箱设计的零散活。

就在团队最艰难的时刻,市北区人社部门主动伸出援手。不仅派专人对接,了解企业实际困难,还为他们精准推送了潜在客户资源清单,并协助对接区内有数字化展示需求的企业。“雪中送炭”的服务,成了胡鹏咬牙扛过那段最难日子的温暖底气。

2014年,胡鹏与仅剩的一位合伙人并肩,正式成立青岛矢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转而深耕工业机械三维动画领域。“大企业不敢啃的硬骨头,我们接;小客户不起眼的零散活,我们也干。”在市北区人社局的多方协助下,创业团队被引入创业孵化园区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为他们提供全流程创业孵化服务。

胡鹏常常趴在桌上改方案,他对细节要求极为严苛,凭借这份韧劲与过硬的专业度,公司收获了90%以上的长期客户留存率,渐渐成长为青岛工业动画领域的标杆,中车、软控等知名企业陆续递来合作橄榄枝。

2018年,胡鹏再次嗅到行业变革的气息。在服务“两控”项目时,第一次接触“数字孪生”概念,大屏上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像流动的星河,瞬间点亮了他的思路。“国外软件专业度高但价格不菲,我们要做国产化替代的‘破局者’。”

带着这份信念,团队对标西门子等国际巨头,把研发室变成了新的“战场”。2019年的研发室里,服务器的嗡鸣像不停歇的蜂群,二十几台电脑屏幕上,代码流成绿色的瀑布,三维产线模型在虚拟空间里缓缓运转,光影随着设备移动明暗交替。

胡鹏俯身盯着屏幕,调整着软件的参数,当鼠标上轻点开始按钮,“整个仿真系统跑起来了!”程序员小李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兴奋的急促。终于在凌晨三点,虚拟产线里的100台AGV顺畅地穿梭起来,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屏幕上各类仿真设备的数据曲线在跳动着,在黑夜里亮得刺眼。

专业与坚守:在深爱的领域深耕

如今,在青岛港的数字化生产系统中,矢量科技的研发系统正实时监控着物流动线;海外零工项目的产线上,AGV按照虚拟优化的路径精准搬运,公司30人团队中,数字化业务板块占比已远超传统视频业务。

胡鹏的创业路始终贯穿着“专业”与“坚守”。“创业从不是追风口,而是在热爱的领域沉下心深耕,等机遇来临时稳稳接住它。”他摩挲着手中的U盘,金属外壳的凉意里藏着十余年的光阴故事。“回头去看,市北区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提供的精准服务和暖心支持,是企业能够稳住阵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胡鹏补充道。

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青岛矢量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招牌上,折射出的光芒里,有当年兴趣小组的台灯光晕,也有如今工业数字化的璀璨星火,更映照着创业路上那些来自“创业市北”的坚实扶持与温暖陪伴。(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姮)

来源:今夜侃侃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