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撕破了温情脉脉的伪装,将731部队反人类的滔天罪恶赤裸裸地呈现在光影之中,让人性之恶无处遁形。
近日,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曹杨影城观看电影《731》。
这部影片恰似一把锋利的历史手术刀,精准剖开了那段被岁月掩盖、却始终灼痛国人的黑暗过往。
它撕破了温情脉脉的伪装,将731部队反人类的滔天罪恶赤裸裸地呈现在光影之中,让人性之恶无处遁形。
或许是顾及观众的心理承受力,影片采取越狱式的冲破牢笼的隐喻表达,对国人遭受残害的细节多有克制,未用大量血腥暴力镜头冲击视觉。
那些本该直击人心的残酷场景,似乎在剪辑中做了取舍,未做集中细致的铺陈。
但即便如此,透过有限的画面,我们依然能窥见日军暴行的冰山一角,其残忍程度,足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痛彻心扉。
令人扼腕的是,日军战败前疯狂焚毁基地与关键资料,电影所能呈现的受害者,不过是庞大受难群体中微乎其微的部分。
那些湮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冤魂,他们的痛苦与绝望,我们已难完整窥见。
可仅这“冰山一角”,已然让731部队的罪行显得深重而不可饶恕。
美国出于私利对731部队罪行的包庇——这群双手沾满鲜血的恶魔,竟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继续带着罪恶存活。
这部承载着历史重量与民族情感的影片,其全球公映之路布满荆棘。
尚未公布放映计划时,就有人以“担心伤害儿童”为幌子抵制,实则是畏惧真实历史被揭露、正义之声被传播;打磨11年得以公映后,又有人指责其“过度商业化”“借爱国赚票房”。
反映沉重历史的作品能否融入商业元素、是否可加入喜剧片段,或许值得探讨,但绝不该成为抵制它的理由。
任何作品都难免有瑕疵,在当下的时代节点,能有一部直面731罪行的电影问世,本就弥足珍贵,怎能因些许不足便全盘否定、一棒打死?
那些全盘否定的人,究竟站在何种立场?是在为历史罪人开脱,还是在试图抹去民族的伤痛记忆?
也正因如此,这部电影的公映更显重要与及时。
它将731部队骇人听闻的活体实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置于“九一八”事变开启的十四年抗战苦难史中,绝非偶然——这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定亮剑。
它以电影的艺术力量向世界宣告:历史不容篡改,罪行不容遗忘,正义终会伸张。
“铭记,是为了更好前行。”若我们忘记这段惨痛历史,便是忘记了那些惨死在日军暴行下的无辜生命,更是对施暴者的变相纵容。
而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正是这种纵容滋生的温床,它会悄悄侵蚀民族记忆,消解民族精神。
在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一特殊时刻,我们理应感谢那群心怀使命的电影人。
他们不畏艰难,以不懈努力用光影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伤痛。
重温这段刻骨铭心的过往——这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当下的和平,铭记历史的教训,推动世界走向持久的正义与安宁。
来源:文化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