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撕奖”:不是抢风头,是给中国电影挣话语权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4:44 2

摘要:第73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评审席上,周冬雨没靠流量,而是带着三金影后的专业底气“作战”。为了帮新人赵箫泓拿下最佳主角银贝壳奖,她提前把《监狱来的妈妈》翻来覆去研究,标注出赵箫泓眼神里藏着的隐忍、肢体动作里的挣扎;评审会上,她用流利英文把角色的“反家暴”内核,

“周冬雨撕奖”冲上热搜时,多少人以为是顶流影后在国际电影节耍大牌?直到真相浮出才发现,这哪是闹剧,分明是中国影人用专业撕开国际偏见的高光时刻。

第73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评审席上,周冬雨没靠流量,而是带着三金影后的专业底气“作战”。为了帮新人赵箫泓拿下最佳主角银贝壳奖,她提前把《监狱来的妈妈》翻来覆去研究,标注出赵箫泓眼神里藏着的隐忍、肢体动作里的挣扎;评审会上,她用流利英文把角色的“反家暴”内核,和西班牙本土现实主义传统勾连,让外国评委看懂:中国电影的力量,从不是猎奇的东方符号,而是能穿透文化的人类共情。

当赵箫泓站在领奖台,这个曾因反抗家暴入狱、带着家人一起演电影的素人演员,手里攥着的不只是奖杯,更是周冬雨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挣来的入场券。有人质疑“评委干预公平”,可电影圈都懂,张艺谋当年为《喜宴》在柏林据理力争,赵涛为辛芷蕾发声,这些“撕奖”从来不是争抢,而是用专业为好作品铺路。

从《山楂树之恋》里的青涩少女,到如今能在国际评审席为华语电影站台,周冬雨的“撕奖”早就超越了个人意义。它证明中国影人不再是国际影展的“看客”,而是能带着本土故事、新人演员,主动定义好电影的标准。当赵箫泓说“愿困境中的女性从中获得勇气”,背后藏着的,是周冬雨用专业搭建的桥梁——让中国故事被看见,让平凡的力量被尊重。您认同吗?欢迎大家来到评论区留言。​​​​​

来源:汤妮爱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