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掉大牙票房仅25万4天血亏出局成龙把吴京新片打蒙了_3412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11:53 2

摘要:“25万票房”这串数字刚蹦上热搜,评论区先炸了锅:吴京失手?这片子到底烂到什么程度?点进热搜的下一秒,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这片子连被骂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它根本没几个人看过。院线给它的排片,甚至不如隔壁重映的《熊出没》旧片,0.1%的上座率,听起来像冷笑话,

笑掉大牙?票房仅25万,4天血亏出局,成龙把吴京新片打蒙了

“25万票房”这串数字刚蹦上热搜,评论区先炸了锅:吴京失手?这片子到底烂到什么程度?点进热搜的下一秒,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这片子连被骂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它根本没几个人看过。院线给它的排片,甚至不如隔壁重映的《熊出没》旧片,0.1%的上座率,听起来像冷笑话,却是真事。

先别急着骂吴京。他的确投了钱,也客串露了脸,但《再见,坏蛋》不是他拿手的动作爽片,更像一锅急火乱炖的温情鸡汤。故事放在武汉老城区,追债人“大武”拽着个小男孩满街跑,要完成孩子遗愿清单——听起来像《这个杀手不太冷》+《天堂电影院》的杂交,可惜杂交品种没长出新鲜果子,反倒把老梗炖成了渣:卖房救子、病房撒泼、彩票被狗叼走……编剧像在翻二十年前的韩剧梗概,顺手还撒了一把网络段子。观众早不是当年吃泡面追剧的穷学生,这些桥段一出现,屏幕外的白眼比台词先到。

更难受的是口音。片子里全员京片子,却硬要说武汉话,咬字像烫嘴的热干面,观众还没入戏就先出戏。陈明昊是个好演员,《漫长的季节》里他能把小人物的窝囊演成诗,到了这片子却被要求全程嘶吼式“坏蛋”,青筋暴起、嗓子劈叉,像在演舞台剧,可惜电影院没给掌声,只给了哈欠。女主陶慧被夹在中间,演技够用,流量不够,和陈明昊站一起像两个频道的信号互相干扰,观众找不到磕CP的理由,也找不到共情的入口。

说到底,这片子的问题不是吴京不灵,是“吴京”这个标签被误用了。观众对他的信任建立在《战狼》的爆裂和《流浪地球》的硬核上,突然让他推销一碗温吞的鸡汤,就像让米其林大厨去煮方便面——不是不能煮,是煮出来也没人信。更惨的是,片方连吆喝都不会。暑期档的宣传战打得像军备竞赛,热搜、路演、短视频二创一条龙,《再见,坏蛋》却像忘了开微博密码,预告片剪得像十年前的电视购物,评论区空荡得能跑马。影院经理一看这阵仗,直接把排片砍到骨头里:没人买票,谁愿意给黄金场次?

对比同一档期的《捕风追影》,成龙和梁家辉两个老炮儿一出手就是5亿票房,豆瓣8.1分。观众图什么?图它知道自己是部爽片,动作戏够狠,犯罪线够黑,明星阵容够稳,营销海报上成龙的膝盖甚至没着地,却让人觉得值回票价。市场很残酷,也很诚实:不是观众不爱温情,是不爱过期的温情。现在的观众早被短视频训练出“三秒弃剧”的条件反射,老套路还没铺完,他们已经划走了。

当然,这事儿也给所有创作者提了个醒:明星不是万能胶,粘不上烂剧情。吴京能扛票房,是因为他的角色永远站在情感与动作的平衡木上,一旦失衡,再响亮的招牌也会砸手里。至于温情片,不是不能拍,得像《人生大事》那样,把死亡拍出烟火气,把眼泪藏进笑纹里,而不是靠嘶吼和狗叼彩票糊弄过去。

片尾字幕亮起时,我听见后排有人嘀咕:“这电影要是网大,说不定还能赚点。”一句话道破天机——院线观众用钱包投票,25万票房不是差评,是直接无视。在“燃炸狠”当道的暑期档,温情片想活命,得先学会别把自己感动哭了,再想想怎么把观众留在座位上。至于吴京,下次还是让他打吧,至少打的时候,没人嫌他吵。

来源:园中观芍药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