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掛中天》幕后:拍到一半,我就知道辛芷蕾一定能拿奖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0:51 1

摘要:今年是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全面绽放的一年,在欧洲三大节(柏林、戛纳、威尼斯)主竞赛均有所收获,尤其刚落幕不久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日掛中天》女主角辛芷蕾一举夺得影后桂冠,默默努力多年的女演员果真成为了 “ 国际巨星 ” ,关注度破圈。

今年是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全面绽放的一年,在欧洲三大节(柏林、戛纳、威尼斯)主竞赛均有所收获,尤其刚落幕不久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日掛中天》女主角辛芷蕾一举夺得影后桂冠,默默努力多年的女演员果真成为了 “ 国际巨星 ” ,关注度破圈。

日前,载誉归来的《日掛中天》剧组来到了平遥电影展,出席中国首映。娱理工作室观看了首映,并与导演蔡尚君深度聊了聊他这部时隔八年的作品的创作理念、幕后故事等。导演坦言, “ 拍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知道辛芷蕾一定能拿奖,只是不确定会在哪里拿奖。 ”

看《日掛中天》,难免会带着一个最大的好奇点去看 —— 究竟是怎样的表演,才能打动评委,诞生出威尼斯历史上的第三位、首位 80 后华人影后?看完发现,它其实并不是一部情绪大开大合、能够专门突显出某类 “ 演技 ” 的电影,相反,电影剥离了几乎一切炫技手段,如同一盘清水豆腐,白描式慢慢铺陈开几个小人物的内心困境。人物的表演大部分时候也是平静、隐忍、克制的,但内里暗流涌动,直到最后一场戏才爆发出来。比起大开大合、撕心裂肺,是一种更高级和有难度的表演。

蔡尚君则不是一位高产的导演,《日掛中天》是他的第四部导演长片。你很难以某种类型、风格去概括他的作品,他的故事也不会有预期内的起承转合,更多是靠角色的 “ 心流 ” 向前推动。他镜头中的人物也是暧昧的、多义的、复杂的,非黑非白,在与我们的对话中,能够看到他对这部作品、这些人物的背后深层思考。

蔡尚君导演坦言,《日掛中天》找投资和选角的过程起初并不顺利。

在《冰之下》之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创作节奏,但这也让他和编剧、也是他的太太韩念锦有了更多感受生活、在家打磨剧本的时间, 2023 年开始带着剧本找投资和演员。

但当时疫情后的电影行业尚未恢复元气,蔡尚君不得不跟不同电影公司、不同职级岗位的人无数遍地阐述他的想法。 “ 我觉得也挺好,我就跟刚入行的新人一样,自己打印了一本策划书,一遍一遍地去跟人聊,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次修炼。 ”

投资和演员是要同步找的,演员这边也颇为不顺。原本导演钟意的女主角是另一位女演员,双方也聊得也愉快,各方都很满意,但是因为一些外部原因,没能达成合作。

最终定下辛芷蕾、张颂文、冯绍峰,都是一拍即合的决定。天时地利大家相互发现,相互理解,走到了一起,这样的阵容也给了投资方充分信心。蔡尚君跟辛芷蕾接触时是在 2023 年八九月,她已经演了《繁花》,但还没播出,播出后辛芷蕾大火,《日掛中天》提前押中了宝。

蔡尚君选择辛芷蕾的原因倒不是《繁花》,而是话剧《初步举证》。在那部独角戏里,辛芷蕾一人独演两小时,展现出细腻丰富的感受力、强大的情绪调动能力。这很符合蔡尚君想要的表演方式,他一贯是不想直接给演员看剧本的,而是想当面跟演员 “ 聊剧本 ” ,因为他的剧本没有太大的情节转折,语言朴实,平淡细腻,注重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辛芷蕾是东北姑娘,放到这个广州背景的故事里,也符合外来打工者的身份。

《日掛中天》是蔡尚君继 2011 年的《人山人海》后,再度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上一次,蔡尚君凭借《人山人海》拿到了威尼斯最佳导演奖,这次则斩获最佳女演员奖。

“ 我很早就知道入围,选片人很喜欢这个片子,但是要保密。因为我也做过评委,我知道评奖有一定机动性,可能先淘汰一轮,把大家都不喜欢的片子淘汰掉,留下几个种子选手,然后再讨论怎么分配奖项,当然不同评审团的工作方法可能不一样。我对得奖是有信心的,但是能拿哪个奖不知道。

拍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知道辛芷蕾一定能拿奖,只是不确定会在哪里拿奖,不在威尼斯,也会在别的地方,她演得实在太好了。

张颂文老师演得也非常好,他的角色其实很难演。这两个角色在戏份上是有差别的,但重量上是一样的。在这个戏里男主角是一个驱动力,他的信念变化引起了美云的变化,推动了两人关系向前发展,其内在隐忍的东西起到了一个秤砣似的作用。 ” 蔡尚君说。

蔡尚君在与我们的对话中阐述了他在《日掛中天》中贯彻的美学理念: " 我从写剧本的时候就跟韩老师确定,这不是一个靠大的情节逻辑转折构成的电影,尤其摒弃了闪回。 ”

他选择用 " 最笨的方式 " 讲故事,依靠三处密集的人物对话来交代前史和背景。对于镜头语言,导演也坚持自己的喜好: " 我不喜欢大特写,我一概不要。那种感觉不是我要的。我更倾向于中景镜头,让观众能看到人物的整体状态和环境关系。 ”

他用了大量手持镜头去抓演员的即兴表演。比如有一场在医院卫生间的戏,原本设想是拍一条长镜头,后来完全让演员即兴发挥,张颂文饰演的病人踉跄着去上厕所,辛芷蕾要跟着他去看他要做什么,试图照顾他。张颂文关上了门,辛芷蕾等在外面,然后听到里面轰的一声,张颂文在厕所里狼狈地摔倒了。辛芷蕾跑进去把他扶起,门再次被关上,摄影师在门外远远拍摄,也并不提前知道演员会怎么演。

与一般电影追求 " 视觉优先 " 的理念不同,蔡尚君特别强调了语言在电影中的价值: " 虽然我们对于电影往往有一种表面上的认识,就是不能靠台词,但我反倒觉得语言才是暧昧的、含糊的。就像阅读一样,我们阅读文字的时候,其实有一部分内容是要靠我们在脑海中去勾连、去呈现出一个你自己的理解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会有差距,所以我觉得这反而是好的。 ”

最后车站告别的重场戏,是在很紧张的时间内高效完成的,因为导演要 “ 日挂中天 ” 的效果,只有中午短暂的一段时间能拍。也正是这场片中几乎仅有的情绪大爆发的戏份,让评委和观众进一步看到两位好演员的表演张力。

拍摄这场戏时,蔡尚君多次提醒摄影师不要走太近,要保持克制的距离,但摄影师还是忍不住上前。当时因为现场日光强烈,蔡尚君看不清监视器画面,后来是到了剪辑台之后,他才发现两位演员的表演、摄影师的抓拍都堪称完美。

现在电影中的感情戏难拍,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很多观众会带着道德审判视角去看待艺术创作。

《日掛中天》中,三位主角之间的关系很难用前任、第三者亦或是情敌这样简单粗暴的标签来概括,每个人也都不是单纯的善人或恶人。

" 这三个人物都是普通人,他们都有各自的脆弱。美云是在愧疚负罪里面,她需要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放下往前走的理由;葆树是走不出过去的困境;其峰是有现实的羁绊,没有勇气跨出那一步。他们每个人都是善恶交织的,有着普通人的小善小恶。一个念头好一点,下一个念头可能就贪嗔痴一点。 ”

与导演前作《人山人海》《冰之下》相比,《日掛中天》呈现出不同的关注点。 " 前两部作品还有小人物跟体系的对抗,新作则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精神困境: " 我觉得中国电影现在还没有纯讲这件事儿的,就是关注人的 ‘ 心之苦 ’ 。我不反对爆米花电影,但我觉得还是应该有多样性的东西。 "

蔡尚君原本设想过两个结尾,最后还是决定用现在的这个结尾,相对没那么灰暗,回归到了两个人的关系上。虽然现在的结尾也包含暴力,但蔡尚君认为它仍然是一种向善的举动。他透露他还曾写过一篇很长的阐述,不过没用上,电影很顺利就通过了审查。

《日掛中天》或许不会成为市场上的爆款,但它无疑是中国电影多样性中重要的一员。它让我们看到,在商业大片之外,还有电影在坚持探索人性的深度与复杂。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