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映第七天,《731》单日票房只剩2900万,比首日4.1亿蒸发九成。
上映第七天,《731》单日票房只剩2900万,比首日4.1亿蒸发九成。
这部片子9月19日进场,首日排片61%,黄金时段几乎包场。
第二天票房腰斩,第三天再砍一半,第七天跌到不足首日零头。
影院经理连夜把大厅换给喜剧片,只剩小厅还在放。
观众退票理由写得很直白:节奏慢,信息碎,情绪被吊到一半就泄气。
有人看完在停车场吐槽,说片子把历史拍成了PPT,翻页声比台词还多。
导演赵林山上一部作品还是2015年的《张震讲故事》,这次直接挑战跨国史料,剧本却靠旁白硬撑,人物立不住,观众自然坐不住。
同档期《志愿军》排片只有20%,上座率却反超。
它把大场面拆成小队视角,观众能跟着士兵跑,也能看见冻伤的脚趾。
《731》镜头一直停在实验台,却说不清实验是谁下的命令、谁拒绝执行,结果只剩恐怖画面反复播放,观众麻木后就开始刷手机。
影院数据后台显示,两部片子首日购票人群重合度高达42%,三天后只剩11%。
这意味着第一波情怀粉退场,没有新观众补进来。
预售曲线像悬崖,影院排片再多也填不满空座。
主旋律不是新事。
2017年《战狼2》靠冷锋一个人点燃情绪,票房56亿。
2021年《长津湖》把七连拍成家庭,观众哭完还愿意二刷。
它们共同点是先讲好故事,再谈情怀。
《731》反着来,海报先放骷髅,预告片全是尖叫,观众带着心理准备进场,却发现没有人物可以共情,情绪无处安放。
一位三线城市的影院经理透露,片方曾承诺票房破10亿就返点,现在他只想尽快止损。
9月24日他把《731》的10个厅砍到3个,补排动画片,当天卖掉的爆米花比前一天翻两倍。
观众用消费告诉他,大家需要呼吸口。
电影市场早就变了。
猫眼想看画像显示,25岁以下观众占比连续三年上涨,他们没经历过那段历史,需要被故事带进现场,而不是被数据教育。
谁先把人物拍成活人,谁就拿到下一代的入场券。
再靠情怀硬塞,下一部跳水的就是你。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