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第3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11月11日至11月15日将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2025年第3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11月11日至11月15日将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
9月26日上午,金鸡电影节发布会在京举办。
会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发布了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名单。
这份名单一出来,舆论哗然,与之前网友预测的相差太大了。
这份提名上,最大的赢家就是大鹏导演的《长安的荔枝》,获得了最佳男主、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的提名。
这样的成绩对大鹏来说无疑是非常激动的,因为这是他继《缝纫机乐队》翻车后,多年后又一力作。
而由著名导演陈可辛执导,群星主演的《酱园弄》竟然连一个提名都没有。
这样的成绩,无疑是给整个剧组大大一巴掌,特别是对陈可辛来说,太尴尬了。
这部电影投资约6亿,总票房约3.75亿,远未回本。
陈可辛是中国电影界举足轻重的大导演,拍出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这次的《酱园弄》豆瓣评分仅5.7分,创陈可辛导演生涯最低。
陈可辛导演,算是遇上自己电影生涯的“滑铁卢”了。
细细分析下去,你会发现,金鸡奖组委会的眼光有多雪亮。
《酱园弄》这样的片子质量,被金鸡奖抛弃,确实不冤。
这部电影演员阵容挺强大的,章子怡、梅婷、王传君、赵丽颖、易烊千玺、雷佳音还有杨幂等。
每个人挑出来,都是圈内咖位不轻的演员。
但是明星这么多,却把电影质量整得太稀碎了。
所有人都铆足劲头证明演技,但其实所有人都没有存在的意义。
删掉谁都不影响这个电影的主题,因为它压根儿没有主题,也没有结构,没有人物情感。
它不像电影,倒是像个晚会。
各路明星都来赶个场,露个脸,走马观花的满足观众一种虚假的参与感,哦,这个明星我认识。
本片最大的硬伤可能是把一个完整故事硬生生拆成了上下两部。
上部《悬案》只讲了案件前半段,核心悬念比如“头颅去哪了”、“杀人动机是什么”全都没交代。
观众花钱进电影院,感觉只看了一个超长预告片,体验感非常割裂。
每个角色各自做各自的内容,谁都想把自己那部分弄成高光。
可是观众看了稀里糊涂,感觉每个人都衔接不上剧本,也就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路。
陈可辛导演想探讨的女性觉醒主题是好的,但呈现方式出了偏差。
一些暴力场面,比如比如野猪撕咬、烙刑等场面,被处理得过于奇观化,反而削弱了女性角色的主体性。
更让人吐槽的是,就是雷佳音这个男主上帝视角式“教育”。
片中女性的觉醒居然很大程度上依赖雷佳音饰演的警察来启蒙,被批评“爹味十足”。
还有杨幂和赵丽颖的角色,表面上是在女性互相帮助,但是看过的都会觉得不知所云。
似乎是为了表现女性力量互帮互助而刻意表现,你都找不到她们的内心情感逻辑。
从选角开始,电影的宣传焦点就有点跑偏。
电影很大一部分宣传围绕着章子怡离婚后复出的第一部作品为话题点。
很多通稿都是在宣传章子怡变装后的反差感,用这种去引发观众的猎奇心理。
还有赵丽颖缺席《酱园弄》大部分的宣发,不走红毯不露脸,引发耍大牌争议。
很多宣发又长期围绕着杨幂、赵丽颖等明星的番位和戏份之争炒作,宣传重点偏离电影内核。
这种操作虽然带来了短期流量,但也引发了公众反感。
上映后“饭圈互撕”进一步淹没作品讨论,豆瓣评论区被恶意一星充斥。
关于电影本身的理性讨论空间被严重挤压。
所以陈可辛的团队既没把握好片子质量,也没把握好后期宣传,叫观众和金鸡奖组委会怎么买单呢?
当然《酱园弄》的这次挫折,倒也不是全无价值。
它给行业的导演们提了个醒:
不管阵容多强大,营销多猛烈,故事本身是否扎实、能否打动观众,才是根本。
现在的观众见识广、有主见,一点也不好糊弄。
不管演员与导演如何互相吹嘘,最终看市场反馈。
一部电影到底好不好,一部分人说了不算,但是如果大部分人都说烂,那就是真的烂了。
试图通过话题炒作来“忽悠”市场,或者用过于迎合某种预期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很容易适得其反。
真诚,才是最大的必杀技。
所以,与其说这是陈可辛的“滑铁卢”,不如把它看作是中国电影在探索路上的一次值得深思的案例。
摔个跟头,总结经验,下次才能走得更稳。
来源:小水看人间百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