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鱼(宋佳 饰)与沈飞鸿(佟丽娅 饰)原本是两个陌生人,因为同一个男人,她们以前任和现任的关系出现,人生被强行交织。从着装打扮就可以看出,两个人完全是不同的类型,一个经常穿着明艳的红,一个经常一袭素雅的蓝。因为一套房子她们较上了劲,后来又得一起送男人的骨灰回老
这是一部荒诞喜剧,编剧导演意在用轻盈姿态面对沉重议题。
李鱼(宋佳 饰)与沈飞鸿(佟丽娅 饰)原本是两个陌生人,因为同一个男人,她们以前任和现任的关系出现,人生被强行交织。从着装打扮就可以看出,两个人完全是不同的类型,一个经常穿着明艳的红,一个经常一袭素雅的蓝。因为一套房子她们较上了劲,后来又得一起送男人的骨灰回老家,路上发生了很多事,慢慢看清了彼此的心思,最后在海边把遗嘱烧了,达成了和解。
导演和编剧试图通过一场荒诞旅程,剖开婚姻真相与女性自主的命题,遗憾未能接住野心。
作为宋佳主演的又一部女性主义作品,《轻于鸿毛》难免被拿来与《好东西》比较。两者同样以轻喜剧外壳包裹女性困境,也都是借着女性互助来完成叙事闭环,但体现出的深度相去甚远。《好东西》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日常细节展现父权困境,对女性关系的刻画也是细腻扎实。而《轻于鸿毛》虽然更有话题性,两个女性是在对“法理与情理”的追寻中,表现出“女性互助”“反对父权”等核心内容,却明显有些生硬。
影片的闪光处,藏在宋佳与佟丽娅的表演细节里。宋佳将李鱼的“硬”诠释得层次分明:灵堂对峙时的锋芒毕露,养老院危机中的据理力争,都精准贴合着人物本身的“刚”,而加油站顺手为小女孩擦去冰激凌的瞬间,又泄露出角色盔甲下的柔软;佟丽娅则赋予了沈飞鸿一种“被塑造出来的柔软”,从初期的礼貌隐忍,到后期为李鱼解围时的坚定,让观众看到一位女性的力量觉醒。
可惜这些闪光被叙事缺陷所淹没。本应聚焦的女性关系,被养老院纠纷、路人情感吐槽等支线切割。人物塑造的单薄更让主题失色,李鱼的“刚”与沈飞鸿的“柔”沦为符号化标签。对比《好东西》中立体的“六边形妈妈”王铁梅,李鱼的家庭重担、沈飞鸿的原生家庭创伤,都仅停留在了台词层面。
影片核心是“两个女性在看见彼此中与自己和解”,这在结局得以体现:当两人站在海边看着遗嘱灰烬被海浪卷走,两个人之间的心结也彻底打开了。但这份和解却因前期缺乏扎实的铺垫,而显得莫名、虚妄——沈飞鸿如何从依赖走向独立,李鱼怎样卸下硬壳,影片都未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轻于鸿毛》本来有潜力成为佳作:尖锐的现实议题、闪光的表演片段、真诚的创作初心。但单薄的人物、生硬的情节终究让潜力化为泡影,只留下一碗浮于表面的女性鸡汤。本来“轻于鸿毛”说的是婚姻里那些没必要的牵绊,结果却成了对影片本身的注解,或许这也是当下很多女性题材电影的尴尬——喊着深刻的口号,却终究没能走进真实的生活。
记者:任晓斐 编辑:邢媛 校对:汤琪
来源:倾城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