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成票房黑马,口碑却翻车?网友怒喷:这个叛徒编得太假!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7:40 2

摘要:最近我刷到好多朋友在讨论电影《731》,说这电影简直太离谱了。网上一堆人骂它“没看懂”“乱拍”,可票房愣是冲到了12个亿。我寻思着这也太神奇了,到底是啥情况呢?昨天抽空去看了场,看完才明白为啥线上线下的反应差这么多。

最近我刷到好多朋友在讨论电影《731》,说这电影简直太离谱了。网上一堆人骂它“没看懂”“乱拍”,可票房愣是冲到了12个亿。我寻思着这也太神奇了,到底是啥情况呢?昨天抽空去看了场,看完才明白为啥线上线下的反应差这么多。

片子里有个叫顾博轩的角色,演的是李乃文。刚开始看我还觉得他就是个怂包,被抓进731实验室的时候抖得跟筛子似的,连顿饭都不敢好好吃。后来听说他其实是叛徒,心里头那个震惊啊,就跟被人抽了一耳光似的。原来他之前是把一大群人往火坑里推的“内鬼”,自己和老婆孩子被关进来时才吓得腿软。

电影里删掉了不少关键情节,李乃文在采访里说,其实每个人被送进实验室都有故事。顾博轩出卖同胞这事,要搁现在谁看了都要骂街。但他自己也被害得家破人亡,最后在焚尸场看见老婆尸体那场戏,我旁边有好几个人偷偷抹眼泪。这人又可恨又可怜,真不知道该骂他还是该同情他。

网上骂电影的人分两种,一种是真没看明白,另一种是故意挑刺。我看弹幕里有人说“这电影太假了”,结果我身边朋友边哭边说“太真实了”。可能是因为导演故意没把所有事说透,想让我们自己琢磨。就像顾博轩最后帮助孙明亮拿钥匙那段,明知道没希望还是挣扎一下,这才是最真实的。

现在日本那边好像也在推类似的历史电影,但删掉了27分钟关键内容。咱们这边观众倒是挺硬气的,用实际行动支持这部片。不过说实话,看这种沉重的电影真不是啥舒服事。但正因为它真实,才能让我们知道那段历史到底有多黑暗。片尾那句“无一人生还”像根钉子扎在脑子里,我看完好久都没缓过劲儿来。

听说李乃文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专门去找过731幸存者的后代。他说顾博轩身上有太多人的影子,为了活命啥事儿都干得出来。这让我想起最近新闻里那些出卖同事换自己好的人,历史和现实好像真有点像。电影里那个“生锈的钥匙”细节,居然还真有原型在历史档案里记载过。

现在网上吵吵得厉害,有人说电影不该美化叛徒,有人说这才是人性的真实写照。我觉得吧,历史就是这么复杂,不能简单分好坏。就像顾博轩,他背叛同胞时肯定没想过后果,但后来拼命救别人时,又像是在赎罪。这种矛盾的人性,可能才是历史最可怕的地方。

前几天去了趟哈尔滨731遗址,展厅里有个互动区,戴上VR眼镜就能看见顾博轩那样的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到那步田地的。看着看着,突然就懂了电影里为啥要把他写得这么复杂。这种真实感,可能就是观众花钱买票想看的吧。

电影快结束时有个场景,一群人在雪地里挣扎求生,背景音乐突然没了。那一刻我感觉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后来听说这段音乐是故意留白的,就是为了让人自己体会绝望。这种设计挺绝的,比那些煽情的大场面更让人难受。

说到底,历史不会因为电影好看不好看就改变。《731》这部片拍得再难懂,至少让更多人知道那段事了。我身边好多同学原本不知道731部队是干啥的,现在都去查资料了。这可能就是电影最大的意义吧,不是教育,而是提醒我们别把和平当理所当然。

现在日本那边右翼势力又在搞小动作,这种时候我们更该记住历史。顾博轩这样的叛徒虽然可恨,但他们的存在恰恰说明,人在绝境下会干出什么事儿。电影最后那句“无一人生还”不是结局,而是个警钟——有些伤疤永远不会愈合,有些教训永远不能忘记。

来源:剧匣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