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滑铁卢!票房下跌近10倍,香港网友打0.5星提前离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5:35 2

摘要:电影《731》已经上映7天了,累计票房已达13.27亿,日均票房接近两亿。按理说,这个票房成绩是很亮眼的,但随着大量差评的发酵,票房下滑趋势及其严重。这部电影在上映前被寄予非常大

电影《731》已经上映7天了,累计票房已达13.27亿,日均票房接近两亿。按理说,这个票房成绩是很亮眼的,但随着大量差评的发酵,票房下滑趋势及其严重。这部电影在上映前被寄予非常大

电影《731》已经上映7天了,累计票房已达13.27亿,日均票房接近两亿。按理说,这个票房成绩是很亮眼的,但随着大量差评的发酵,票房下滑趋势及其严重。

这部电影在上映前被寄予非常大厚望,因为题材特殊,情绪厚重,观众普遍认为它不只是电影,更是一种态度,一次集体记忆的唤醒。

尤其是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上映,全国影院为之安排了超过26万场排片,这种规格,在所有影片中极为罕见。

上映首日,《731》拿下3.45亿票房,一举打破10项纪录。第三天甚至出现了票房逆跌,单日票房冲到4.17亿,风头一时无两,片方和出品方想必也是开怀大笑。

可观众陆续贡献了票房之后,发现实际观感并不如预期,大规模的吐槽随之而来。

大量观众反映,前30分钟镜头频繁切换、毫无空间逻辑。45分钟处突兀插入8分钟的庆功宴。结局则用90秒的快闪方式交代,节奏混乱,大段信息堆叠却没有情绪铺垫,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按照剧情,片中有一个重要情节是囚徒拔河比赛,日军承诺赢家获得自由,但最终却拉走了输家。这一桥段直接让观众失去了对角色行为的理解逻辑:既然赢了也没好下场,那为何还要拼命争?

更离谱的是影片中涉及越狱的桥段,主角姜武靠偷一点硫磺就破解了细菌感染,小男孩孙明亮甚至出现“飞身避弹”的镜头,这些设计完全脱离历史背景和现实逻辑。观众普遍感到错愕,原本是沉重历史题材,结果拍成了一部奇幻动作片。

有网友评价,看完没有一点感觉,只觉得脑子很乱,甚至在看到一半时就提前离场。

随着大量的差评发酵,果然有了很大的颓势。在上映第5天,票房大幅下滑至4930万,第六日3590万,相比最高峰的4.17亿,直接跌了10倍以上。

要知道,这才是上映才7天的影片,且没有任何对手的情况下,票房如此的滑铁卢,恐怕在整个影视上极为罕见。

有人说会不会是工作日效应的原因?但对比另一部同类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就能发现根本问题不在于排期。

《南京照相馆》首日票房虽然只有6000万,但走势平稳,上映16天前,单日票房从未低于5000万,工作日期间,依然能逆跌到两亿的稳定票房。

再看《731》的排片量,依旧占据每天接近20万场的顶配,但上座率却只有1.5%,场均人次不足3。这也意味着,即便影院给足了资源,观众却用脚投了票。

如果说内地观众的评价还有情绪成分,那对比香港市场的反馈就更直接了。

《731》在香港首周票房仅22万美元(约合156万元人民币),上映第七天跌至第5位,单日票房1万美元(约7100元人民币)。

而在评分方面,堪称全面崩盘。《731》在香港电影网站上的评分仅为2.3分,低于在映的所有影片,而相同题材的《南京照相馆》是3.8分。

如果说这个都够不堪了,那么香港网友的影评就更扎眼了。评论区被1星和0.5星差评占满。

有香港网友评价:影片本应是严肃题材,却在叙事结构上散乱无章,人物塑造薄弱,真个剧情碎片化且抽象,看完后非常失望。

还有网友说,这是他近年来看过最差的一部影片。血腥场面少之又少,和宣传时相差巨大。剧情荒谬无法形容,就凭姜武一把匙就开晒所有门,这是闹着玩呢?

还有网友认为,导演眼高手低,这么好的题材却被拍成这样,还不如回家看《黑太阳731》的蓝光碟。

从这些反馈可以看出,他们的观影评价和内地网友都是差不多的。说明问题不是出在观众身上,而是电影本身。

当然,这类题材确实极具情绪号召力,但也正因如此,它背后的创作门槛也更高。据传,《731》原片长达160分钟,最终删减了55分钟,这55分钟也许正是承载了关键的情节衔接和人物塑造?

虽然不知道删减的是怎么内容,但观众能感受到的,是剧情的断裂和逻辑的紊乱。

一部关于历史的电影,最起码要对得起观众的基本期待。它不仅是商业作品,更是对历史的回应,是对受害者的致敬。在这一点上,《731》没有做到。

所以给出这么多差评,还真不能怪观众,也不能怪影评人。只能说,导演赵林山的功力确实还不够。电影本身没给观众足够的尊重。

来源:南方娱乐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