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一张照片到一份觉醒,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上映让人们知道,人们从未停止追寻真相的脚步。
从一张照片到一份觉醒,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上映让人们知道,人们从未停止追寻真相的脚步。
这是一部用一间照相馆装下的南京城回忆,也是一份沉重的历史回忆。
大荧幕上,一张张泛黄的历史底片,将血与泪写就的真相清晰呈现在观众眼前,也让人们看到了血与火映照出来的人性的光。
上映10天,票房18亿,豆瓣评分8.6,单日观看人数高达30万,这就是电影《南京照相馆》的实力。
电影散场时全场静默,有人捂着脸哭到发抖,没有以往的流量明星刷屏宣传。
没想到,在影院的光影之外,另一种声音却在悄然蔓延。
不少日本势力在诋毁这部电影的同时,蓄意散布虚假信息,试图混淆视听。
其中,一张曾震撼国际社会的照片成为他们攻击的重点,那是淞沪会战期间,一名中国幼童在战火中无助哭泣的画面。
这张历史照片的流传,让外界看到了日军侵略的残酷。
但如今,一些人公开发帖表示这张照片是伪造的,甚至煽动不明真相的外国网友跟风质疑。
为了捍卫历史真相,最直接有效的辟谣方式,便是找到照片中的当事人。
关于这位幼童的去向,流传着多种说法:有人说他当年被送往苏联接受治疗,也有人称他近年曾回到上海。
但无论俄罗斯记者的寻访、历史学者的研究,还是上海当地博物馆的档案查询,都没能获取他的最新消息。
更遗憾的是,这张照片的拍摄者王晓婷早已离世,寻找当事人的线索暂时中断。
就在众人感到费解的时候,一百余位外国代表将共同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日本代表也在其中,而那张争议照片的相关史料恰被馆藏。
在纪念馆的展厅里,这段历史的全貌逐渐清晰:照片中的孩子名叫王家生,淞沪会战期间,他的家人在日军轰炸中不幸遇难,侥幸存活的他被路人从铁轨上抱到站台上。
这一幕恰好被摄影师王晓婷定格。
纪念馆内保存的完整影像资料,进一步佐证了照片的真实性。
视频画面中,一名黑衣男子脚下遍布尸体,这与轰炸当日《申报》对现场的文字描述完全吻合。
此前,外网曾有声音质疑视频中一名戴帽男子是“摆拍者”,认为是他刻意将孩子抱到镜头前。
但从摄影师拍摄的另一张同期照片来看,这名男子其实是现场的救援人员,画面中他还在协助救助其他受伤儿童,根本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摆拍者。
也是在这个时候,一位日本青年的举动格外引人关注。
他是一名狂热的“中国迷”,深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后,不仅爱上了这片土地,还与中国妻子组建家庭,渴望获得中国永久居住权。
《南京照相馆》上映后,他第一时间走进影院观影。
作为日本人,他没有回避历史,反而通过影片清晰认识到自己国家曾经犯下的罪行,这份认知让他陷入痛苦。
一边是血脉相连的祖国,一边是深爱的中国,两种情感的碰撞让他备受煎熬。
为了让更多日本人正视历史,他特意邀请远在日本的父亲一同观看影片。
父子俩在影院全程沉默,当看到电影中中国人遭受日军酷刑、无辜百姓被残忍对待的画面时,他们不自觉的暂时忘记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心中只剩下对侵略行径的愤怒。
影片结束后,他们公开向日媒喊话,毫不留情地揭露日本媒体长期否认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同胞遇难史实)的真相,甚至直接用“前线部队干了坏事”这样的表述。
撕开日本舆论对历史的遮掩,并呼吁《南京照相馆》能在日本上映,让更多同胞了解真相。
这一呼吁在日本网络引发热议。
遗憾的是,仍有不少日本网友坚持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甚至污蔑中国拍摄这部电影是对日本的一种侵害行为。
这种混淆视听的态度让不少中国网游愤怒,血淋淋的教训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此外,这对日本父子也不认可这种说法,态度始终坚定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专门的录制了一段视频,希望日本人能够得到日本人的认可。
在录制相关视频期间,他们特意全程使用日语交流,除了考虑到父亲听不懂中文,更重要的是希望视频能在外网传播,唤醒更多同胞的历史良知。
事实上,这并非他第一次为历史真相发声。
去年,他就曾带着父母参观上海四行仓库遗址。
1937年,国民革命军在这里抗击日军,最终全体将士壮烈牺牲。
起初,有网友担心他们作为日本人,参观遗址别有用心。
但参观过程中,他的母亲听完讲解员对历史的介绍,为遇难的中国军人潸然泪下,一家三口还对着烈士雕像深深鞠躬,用行动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
电影《南京照相馆》中有一句台词,恰是对这段历史的深刻注解,日军占领南京初期,曾伪装“友好”,给百姓分发食物,口中说着“我们是朋友”。
但只要涉及到他的个人利益是,他们就会很快暴露残暴本性,不仅杀害中国俘虏,连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孩童都不放过。
面对血流成河的南京城,刘昊然饰演的角色“阿昌”,即便只剩最后一口气,仍用日语坚定地说:“我们,不是朋友,不是!”这句话。
不仅是他个人的呐喊,更是整个南京、整个中国对侵略行径的反抗。
那段残酷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人们无法代替这些去世的先辈们原谅侵略者。
但对于像电影中加藤的刻意示好,人们可以试着接受,或许人们可以放下偏见,能平等的审视。
毕竟,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真相,防止悲剧重演。
这部电影,让人们看到了良知和诚信在检验方面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希望日本能遵守和平精神,保持和平发展这条路。
来源:娱妮啵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