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浙青电影周创投评审兼导师袁媛:讲故事要找到生活的细节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6:32 2

摘要:9月24日,第八届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创投荣誉项目结果正式公布。作为浙青电影周重要单元——浙江创投,今年为30强入围项目特设“项目一对一辅导”环节,根据每个项目特质,为其匹配最佳导师人选,打造出与行业前辈对话交流的专属场域。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文 记者 徐彦 实习生 赵以周 摄影、视频

9月24日,第八届浙江国际青年电影周创投荣誉项目结果正式公布。作为浙青电影周重要单元——浙江创投,今年为30强入围项目特设“项目一对一辅导”环节,根据每个项目特质,为其匹配最佳导师人选,打造出与行业前辈对话交流的专属场域。

近日,复审评审&项目一对一导师袁媛腾接受了潮新闻专访。

潮新闻:这次当导师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袁媛:最大的感受就是赛道分得还挺多的,有主赛道、千禧赛道、动画赛道、还有浙江赛道,类型也挺丰富的。这次动画片挺受大家欢迎的,不知道是不是跟《哪咤2》的影响有关,感觉动画片普遍在创意上、质量上,好像要比真人电影更便于接受一些。

潮新闻:这些年轻人是不是很有活力和创造力?

袁媛:对,尤其是动画和千禧赛道。千禧赛道是00后的创作者,有大学在读的学生,有刚毕业初入社会的青年创作者,他们各方面的活力会更旺盛一些。

潮新闻:如果让您给他们唯一的一个建议,您会说什么?

袁媛(笑):也不用把创投太当回事儿。能来就是一种肯定,既然已经受到了肯定,就尽情发挥,不用计较结果是什么,享受过程就好。

潮新闻:您是怎么辅导他们的?

袁媛:年轻的创作者,(带来的)可能是他(她)写出来的第一个长片剧本,多少会有些青涩感、稚嫩感。一些技巧上的把握,以及我作为一个导师,帮他们真正理清楚,写这个剧本的初衷,最想表达的主题。我觉得把这个东西找到,对他们来说会有一些启发。对于成熟的创作者,就不是剧作上的帮助了。他们需要的是一些鼓励,甚至一些资源上的引导,帮他们去想更多的渠道,怎么才能实现,怎么才能把这个项目推进到下一步。

潮新闻:您作为一个成功的编剧,又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年轻人?

袁媛:我觉得还是坚持初心,不管做什么事都全力以赴,但也不用太为难自己。任何一种生活,你的选择只要你自己想清楚了,你愿意接受你的选择带来的所有结果,我觉得都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潮新闻:要怎样才能写出有现实质感的故事?

袁媛:年轻的创作者还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出发点写东西最好,有生活的经历,写出来的剧作中一些非常有细节的有质感的东西,是真正能打动人,能触动人心。有时候一个故事,并不是听上去戏剧冲突多么强烈,我们就会觉得这个故事有多好,而是故事可能真的很平淡很生活,但就是中间描述的某一个细节特别动人,其实那是最珍贵的一刻。

我们平常看电影也是,有时候不一定会赞同电影里所有讲的东西,但你能记住的是电影里真正打动你的某一个时刻、某一个瞬间。我觉得只要拥有这个,这个作品就是值得的,因为它让你记住了什么东西,它撩拨了你内心中的某种情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成功。

大部分青年创作者都爱想象,但想象这个东西必须落实在很实在的具体的情节上,没有这些东西的话,会让人有一种悬浮感,觉得故事不真实或者情感不真诚。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解决了创作上很大的一部分问题。如果你真的不了解,对你要想写的这群人或者你想写的群体,你想写的这段生活不了解,你就去找经历过这些事情,正在经历这些事情的人,你去观察他们去跟他们聊天,去让他们为你提供生活中的这些细节。

我们经常刷短视频,为什么短短的几十秒,两三分钟内,你会被一个短视频感动。90分钟的电影可能都无法打动人,但一分钟出现的画面也好,出现的某一句话也好,就能击中你。找到这些能击中人的瞬间,我觉得是很多创作者需要好好去寻找的。

潮新闻:您是怎样保持对生活的敏锐度的?

袁媛:就是知道缺什么,就去找到缺的这些东西,该采风就去采风,该调查就去调查,该去搜集资料就去搜集资料,该去看大量的参考片就去看,去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我觉得没什么捷径可言,像做其他所有工作一样,只要把工作做到位了,这工作不太可能做得不好。

潮新闻:今年,浙江创投的复审评审全员80后,在与选手沟通,包括评审合议会等环节,与您参与其他创投相比,会有什么样明显的不同或带给您新颖的体验吗?

袁媛:肯定有,因为大家同龄,所以气氛会更活跃一些。我们都互相认识,还算是电影一线创作群体,比这些创投年轻人也没有大很多,大家比较有共同语言能说到一块去。我们更愿意通过一种像朋友一样的交流方式,去和他们探讨他们故事中的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啥行啥不行。一定是一种平等的善意沟通,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潮新闻:丛创投到最后电影出来,这中间您觉得最需要坚持什么?

袁媛:最需要坚持的就是坚持本身,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心和信念,不停地追寻下去。做创作者,信念感其实挺重要的,我自己也观察下来,任何一个在我们眼中所谓成功的创作者,都是信念感非常强的,哪怕不表现在外在,你也能感受到他(她)内心的这种沉着稳定,不管外界怎么样,坚信自己所走的这条路是对的。大部分也必然会经历一番磨难,我觉得反而会对未来更好一些。

潮新闻:您在执导首部电影的时候,已经是成功的编剧。做这个决定,是一次挑战,也会面临压力。当下的电影行业,刚出道的年轻创作者有着很多新的压力,如何面对压力,敢于挑战和坚守,您能向他们分享一些故事或体悟吗?

袁媛:很多年轻创作者也会有焦虑,对未来总是会怀疑自己,这都很正常。我自己的办法就是不回头看过去,也不展望将来,只把握当下,当下在做什么事儿,就全情投入把这件事做好。我们经常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如果是这样的话,真的就是过好今天。不管干什么,不管你是在做编剧,还是从事电影中任何一个工种,你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你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而是吃着碗里的就先吃碗里的,锅里的再说。等那一天来的时候,是你的自然是你的。

潮新闻:自编自导和导演、编剧分开,是不是各有优势

袁媛:对。往往作者电影会偏自编自导一些,因为他(她)更了解自己想要说什么,也知道做导演怎么才能把想说的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得更清晰。也存在很多编剧和导演是分开的,然后编剧一大堆,很多人都共同为这个故事做努力的情况。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