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在这阵争议的浪头里,却有三个人硬是逆流而上,闯出了一片天。
上映才5天,《731》的票房就已经冲破12亿大关啦。
直接挤进了2025年全年票房前五名的行列。
不过看完之后,观众们的评价可是两个极端,差别挺大的。
有人觉得向历史致敬,从价值来看已经超越了一切。
但也有人觉得那演技并不靠谱,只是在故弄玄虚。
甚至那演员的演出,也没达到观众的预想。
所以,有人顺利冲上了咖位,但也有人被观众骂得一塌糊涂。
3人升咖
自从《731》上映之后,关于它的评价就一直存在不少争议。
批评的声音不断传出,影片也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不过,在这阵争议的浪头里,却有三个人硬是逆流而上,闯出了一片天。
得到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更是趁这个机会把粉丝们的热度狠狠带上去了。
让观众觉得最有“安全感”的,非姜武莫属。
他在电影里的表现,简直就是“定盘星”。
在电影还没上映之前,他靠着预告片里那段撕心裂肺的演出,就已经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了。
紧皱的眉头、颤抖的语调、泛红的眼眶,把角色的痛苦和内心的挣扎一下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一上映,他的表现就一直在线,细腻的情感层次撑起了整个故事的灵魂。
就连男性粉丝聚集的论坛上,“被姜武的演技戳中”这话都能频频出现,算是老掉牙的赞美了吧。
影片里,他的情绪从忍耐到爆发,变化得自然顺畅,毫无做作的味道。
更为关键的是,这回的姜武,完全甩掉了“姜文弟弟”的帽子。
用票房和口碑双料证明,这哥们儿甩掉了哥哥的光环之后,依然能独挡一面,不仅演技棒,票房也稳稳拿下。
第二个表现稳扎稳打的,是那位经验丰富的老演员,王志文。
他在《731》里的表现,算得上是“品质保障”吧。
王志文在演艺圈摸爬滚打了好些年,一向以“稳妥”和“精准”闻名。
《731》的演出,简直被观众夸成“演技范例”。
他从不靠夸张的肢体或大声喊叫来表达,可是在那些细节上却能打动人心。
一个静静的注视,一次缓缓的抬手摁,伴随一声压抑的叹息……
全都透露出角色的历尽沧桑和沉甸甸的感觉,不用一句话就能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深处。
观众对他的评价几乎没有负面评论。
有人直言:“看王志文演戏,真是一种享受,每个细节都流露出专业水准。”
在影片争议不断的情况下,他的演出就像是“稳稳的压舱石”,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感觉。
以专业标准保障影片的整体质感,再次彰显“戏骨”的真正价值所在。
第三个升到咖的李乃文,他的突破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充满了惊喜感。
他原本是个实力派选手,名气不算太火,但靠着综艺一火起来,名声也跟着水涨船高。
可是,也变成了观众心里那个“综艺达人”的形象。
甚至在开幕式剪彩时出了个笑话,被网友们笑话了。
因此,有不少人在怀疑,李乃文还能否胜任那种严肃类型的戏份呢?
在《归队》里,就已经明显看出李乃文的演技来了。
作为抗战胜利80周年的献礼剧,他能参与演出,说明已经得到了认可。
等到《731》里的表现也一样如此。
他把综艺里的搞笑和活跃都收了起来,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之中。
不管是跟对手戏的搭档默契,还是自己独角戏里的情绪掌控,都是一丝不苟,恰到好处。
观众看完之后,都说自己完全没想到他的综艺形象,只记得那角色本身了。
这次表演,把观众的钱都捧回家了,让大家重新想起他那“黄金配角”的名号,更是顺利迈出了“中生代主力演员”的步伐。
实力派演员从来不畏标签的限制,真正打动观众的,还是那一流的演技,永远是破除质疑的最强利器。
2人拉胯
在《731》的演员讨论中,温碧霞和林子烨的表现算是挺不一样的,位置也挺特别的。
温碧霞因为“演技不行”被网友喷得很厉害,而林子烨呢,在主演阵容里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
两个人闹出的这些争议背后,或许还藏着比“演技高低”更复杂一些的事情。
先谈谈温碧霞,跟其说她演技不好,不如说是把责任推到剧本上了。
她在电影里饰演一位日本艺伎,本来就挺有话题的设定,谁知道反倒成了被群嘲的导火线。
不少网友直接说她演得挺僵硬,完全不能融入角色,甚至有人吐槽她更是拖了整部电影的整体质量。
仔细一想,反而觉得这事儿的争议更多得怪剧情安排不合理。
要说起角色嘛,定位真挺模糊的,她的出现时间也短,镜头安排得也挺零散的。
没交代角色的来历,也没讲清楚和主线有啥关系,感觉像是突兀插进来的几段小插曲似的。
再说了,她这个角色看起来毫无用处,观众也搞不懂她到底有什么作用。
归根结底,这个角色没有任何铺垫,没有层次感,也没有核心的作用。
就算演员再怎么有经验,想要发挥出更多的余地也是挺难的。
和温碧霞遭遇“被众人吐槽”不一样,林子烨的困扰在于“没有什么存在感”。
他的名字明明在主演名单上,但翻遍观众评论,几乎没人提起他的演技。
既没有吹捧,也没有批评,“零讨论”的现象处处让人觉得挺尬的。
要搞清楚啊,片子里集结的是姜武、王志文这些实力派,大牌云集,年轻演员就更容易被扯出跟他们比了。
林子烨的表现挺平淡,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点,角色也没啥明显的性格特色,戏份安排得也挺散漫,没有什么亮点。
之前,观众们就觉得年轻演员们可能难以扛起《731》这样沉甸甸的历史题材。
林子烨的“隐身式演技”刚好验证了大家心里的担心。
其实并不是他一点演技都没有,只是在那些角色较少的机会里,没能把握住展现自我的时机。
1人翻红
一提到孙茜,大家脑海中还会浮现《甄嬛传》里那位忠诚又温和的“槿汐姑姑”。
那些经典角色让她一炮而红,但也难免被贴上了标签,难以摆脱。
后来因为“人品”这事引发了不少争议,她也只能慢慢淡出了娱乐圈的舞台。
不过,《731》这部电影成了她扭转局势的转折点,让她的事业重新起飞,红得更火了。
在《731》里,孙茜扮演的“孕妇医生”和“槿汐姑姑”完全是不一样的两个角色。
她一旦被带进基地,身上就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身为知识分子,她展现出面对艰难时的坚韧不拔,眼神中流露出不肯向命运屈服的固执。
身怀六甲的她,难免带点脆弱的模样,情绪中带着点难以掩饰的柔弱。
每次皱眉头、每次轻轻托着肚子,都流露出对自己和宝宝的担心。
这样的丰富角色安排,正好成了孙茜打破标签的一个好机会。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孙茜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私底下,她反复看剧本,反复揣摩这个角色在特殊情境下的心理转变。
甚至还专门查了那些历史背景下类似人物的故事经历。
拍摄的过程中,她完全沉浸在角色中,哭戏里满是那种绝望和不甘心的感觉。
平静的场景里,却藏着一丝隐隐的希望和坚韧。
每个表情、每个动作都紧贴着角色的内心状态。
正是这种演绎方式,让孙茜成功地打动了观众。
有不少人看完电影之后都直言:“根本没想到槿汐姑姑,反倒只记得那个令人心疼的孕妇医生。”
靠着《731》,孙茜成功打破了刻板印象,还一次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作为演员的价值所在。
这次精彩的“翻红”,跟流量和炒作没关系,完全靠她对演戏的热爱和实力支撑。
他被骂惨
演员们都经历了些许得失,可说承受最多吐槽的,还是导演赵林山。
观众们的反应几乎都针对他而来。
大伙儿都说,这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故事没讲明白。
可能因为剪辑的关系,太多关键画面和剧情都得删掉了。
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就是一部剧情摸不清头绪,逻辑漏洞满满的逃生电影。
整个故事,就像在一页页码记流水账一样,完全没能展现出那历史的沉甸甸感。
比方说电影里的人物王志文,他在牢房里面画了满满一墙的记号,还养了一只老鼠,挺有意思的。
他干的那些事,让人琢磨不透,最后也死得不明不白的。
姜武扮演的那位男主,明明只是个打扫的人,可他竟然能在戒备森严的基地里随意走动,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
主角的光环太亮了,整部剧情就感觉不太真实。
除了剧情不太行之外,这电影在一些细节方面也被人戳得一脸漏洞。
电影里的731基地,场景布置和服装打扮得太干净利索了,给人感觉挺不真实。
感觉像没有那种人间地狱的那份残忍,导致观众一会儿投入角色,一会儿又能抽身出来。
不过让赵林山陷入争议的,主要还得看他自己那段采访的内容。
影片正式上线之前,他不断吹嘘自己在这部片子上的付出和努力。
凭借那份“爱国情怀”,把观众的期待值都带上了天。
等到正式播出时,留给观众的感觉却只有一片混沌乱子。
赵林山倒是没觉得什么不对,继续在采访里大谈自己都付出了多少。
他直言,电影里有一幕是解剖出来的婴儿的场景。
他说,那场景用的不是道具,而是他自己刚出生十几天的小女儿。
他坦言自己算不上好爸爸,但为了拍电影,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针对这事,网友们纷纷谩骂他,觉得他这是在自我感动。
为了拍电影,竟然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能折腾得如此辛苦?
那样夸张的态度,真让人接受不了。
现在再一看,《731》表现出高票房又差评的情况,其实就是营销策略跟电影本身品质的一场比拼。
电影在上映之前的安排可真是波折不断,宣称经历了整整13年才算正式亮相。
原本宣传的演员由张家辉和王俊凯变成了姜武与王志文。
在上映之前,影片的时间安排几经调整,还吹出了全球首映的噱头,结果让观众的期待一直悬着。
那会儿,还出过不少传闻,说这部电影被日本举报了180万次什么的,真是挺荒唐的。
现在看来,是炒作还是真实情况,恐怕只有导演自己知道个大概。
结语
《731》票房火爆,可评价却不高,挺直观反映出观众的心态。
演员和导的评价也都告诉我们一个最朴实的道理。
观众们肯为那些重要的题材走进电影院,但对于糟糕的故事,他们可真是没办法忍受。
试图靠炒作和话题来走捷径,终究会被骗得一清二楚。
踏踏实实把内容做好,才是真正走康庄大道的唯一途径。
来源:小爱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