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 上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电影《卓别林:流浪之心》导演、电影大师查理·卓别林的孙女卡门·卓别林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的嘉宾接受访谈。
卡门·卓别林。主办方供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廖慧文
9月23日 上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电影《卓别林:流浪之心》导演、电影大师查理·卓别林的孙女卡门·卓别林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的嘉宾接受访谈。
主持人:您觉得两国的文化艺术界,尤其是电影界,应该通过哪些方式来加强合作来延续情谊?
卡门·卓别林:我觉得电影节本身就是个特别好的平台,能让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相遇、碰撞。像今天我们参与的这种论坛,其实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好方式。不过先说明一下,我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接下来只是分享一些我个人的想法。
比如,或许可以有更多法国电影来中国取景拍摄,反过来,也可以有更多中国电影到法国、到巴黎去创作。我觉得这种双向的拍摄交流,是能实实在在推动双方合作的。
主持人:那您本人未来是否有兴趣和中国电影界合作,具体在哪些领域呢?
卡门·卓别林:就拿我自己的感受来说,作为一名演员,我其实很愿意到不同的国家去拍戏——跳出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去多感受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事。另外,我也特别希望能有更多中国人看到法国电影,通过这些影片,能更直观地了解法国的文化和故事。我觉得,对演员来说,最直接的事就是演好一个角色。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如果能在不同的文化氛围里去诠释角色,会是很特别的体验。
要是说到导演,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中国本身是个大国,能挖掘的主题特别多、范围也广,所以现在很多电影人都会觉得中国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创作地。不过作为导演,也得扛起相应的责任。比如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地方拍电影,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像个 “外来者”,但恰恰是这种身份,能让你带出一个全新的视角 —— 用新鲜的眼光去看待当地文化,反而能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拿我自己来说,我特别喜欢看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主要就是因为中国有太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了。而且那些影视作品里的戏服都特别美,置景也做得特别精致,光是视觉上就很有吸引力。
我一直觉得,电影是个很特别的媒介,它能帮你打开思路,让你有机会体验不同的文化,还能拉近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距离。比如通过一部电影,你相当于 “去到” 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去关注当地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人性,了解那里的文化。我想,这种需求是全球电影人共有的 —— 其实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电影人,大家想表达的核心价值、关注的主题都差不多,比如家庭、爱,还有对安稳生活的向往这些共通的情感。所以将来,如果有机会和中国导演合作,我是很愿意的。而且我有时候也会想,人得试着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我个人就很喜欢那种 “外国人在异域文化中生活” 的电影类型,所以将来如果有机会,我或许会拍一部关于法国人在中国体验文化的电影。
另外,我在飞机上看了《热辣滚烫》这部电影,我觉得很好。
主持人:《热辣滚烫》是我们中国的一位女性导演的作品,您怎么看待。
卡门・卓别林:我一开始并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女导演拍的。不过我觉得,现在行业里能有越来越多的女导演出现,是件特别好的事 —— 毕竟我自己也是女性。而且我和我女儿看的时候,都完全沉浸到电影里了,到最后根本没去在意它是女导演还是男导演的作品。客观来说,这确实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