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出手了!公开点评《731》,言辞犀利,说到观众的心坎儿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4:33 1

摘要:《731》上映那天哈尔滨影院门口的风真硬,刮得人脸生疼,没几个人排队,进去的有年轻人,也有上了年纪的,看的时候全场没一点声,就听见后排一个小伙子一直在抽纸。

《731》上映那天哈尔滨影院门口的风真硬,刮得人脸生疼,没几个人排队,进去的有年轻人,也有上了年纪的,看的时候全场没一点声,就听见后排一个小伙子一直在抽纸。

电影结束灯一亮,他眼圈通红,走廊里一个大哥拍着边上人的肩膀,想说点啥,半天憋不出一句话,这片子也没个宣传,朋友圈就传一句话,去看看,千万别带孩子。

《731》这项目就没按套路来过,人家电影都是热搜营销,谁跟谁的感情线,滤镜拉满,主角一个比一个好看,这部片子啥都没有,演员也叫不上名,都是坐冷板凳的,拍戏的地方就是当年的旧址。

哈尔滨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导演说拍一场解剖的戏,那个道具娃娃假得不行,他扭头把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抱过来了,他老婆就在旁边看着,说孩子能有啥事,你这是干正经事。

演员的手冻得又红又肿,一分钱片酬不要,自己跑去日本找老兵,翻故纸堆,十几年就这么耗着,才有了这个本子。

日本那边一看到定档的消息,文部省马上就跳出来,说这电影是在挑动民族情绪,破坏地区稳定。

没过2天,好几个地方的中小学就改了历史课表,还搞什么安全演习,借口是中国人的情绪可能会失控,他们心里还是怕,怕这段历史被人翻个底朝天,怕中国人把当年的事都想起来,以后在国际上就不好说话了。

国内这边开始也不顺,定好的档期撤了又上,来来回回地审,平台也不敢给流量,说题材太扎心,影响不好,好像两边都不愿意提这。

总有人觉得这玩意儿没人看,可电影院灯一关,谁都不吱声了,片子放到一半,那抽泣声就没停过,根本不是没人想看,是以前没人敢这么拍。

这么多年抗战的片子拍了一堆,真敢把731搬上来的没几个,都怕审不过,怕惹一身腥,这次是硬来的,看着是真难受,可难受也得看,有些历史你捂不住。

这些年日本的教科书改来改去,二战那点事能淡化就淡化,想让下一代记住的是什么昭和时代的美。

忘了南京,忘了731,中国这回不惯着了,有啥说啥,你想洗白,我们就把事儿拿出来讲,这不是为了恨谁,是得有说话的权利,不能让你牵着鼻子走。

外交部的林剑回应得也干脆:

中国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相关题材影视作品,也是提醒世人以史为鉴,维护和平。

言辞够犀利,也句句说到了观众的心坎里。

中国人拍自己的电影天经地义,这不冲着谁去,别的国家也应该正常看待历史,没喊口号,没对骂,态度就摆在那,历史不是你说翻篇就翻篇的。

有人说这片子是消费国难,有人嫌它拍得太直接,争议确实不少。

这也说明它不是那种套路化的教育片,它就是一根针,扎到痛处了,看完没啥感动,就是疼。

历史本来就不是温情脉脉的,电影里那冰冷的手术刀,零下三十多度冻僵的手,就是要让你记住,有些事永远过不去。

这电影能不能留下来,跟票房拿不拿奖没关系。

它就是把我们一直不敢看的那一页给掀开了,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石井四郎是谁,也让日本人明白我们不会再和稀泥,更让我们自己人记住:

民族复兴不光是看经济数字,是看你敢不敢面对自己的伤疤,告诉全世界,这就是我们的历史。

以后可能还会有南京,有被欺辱的中国印记,有三光作战的电影出来。

有争议不怕,怕得罪人那才是真完了,中国人是要和平,不等于谁把我们撕碎了我们还能忘了,不怕你抗议,就怕我们自己人都不出声了。

来源:文史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