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731》的票房大盘还在持续上涨,平台肉眼可见的热度值,真不是无中生有。
2025年最让影迷们满意的电影,必然有《731》的一席之地。
电影的成功是必然和机遇的结合,而在卷阵容,卷咖位的内娱。
《731》的成功出圈,足以证明历史和情怀是经久不衰的主旋律。
目前,《731》的票房大盘还在持续上涨,平台肉眼可见的热度值,真不是无中生有。
以往的电影先靠阵容吸引投资,光是演员酬劳就得百万千万。
而最终端上的菜品,是窝窝头还是满汉全席,全凭资本良心。
但《731》却将目光定格在能勾起观众感情共鸣的历史上。
外交部的点评更是句句戳观众心窝。
两处特殊
《731》的首映日可谓充满了特殊意义。
这个时间点,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难忘又深刻的特殊日子。
就连影院也在排片表上特别标注了“警钟长鸣”的标识,这一细节看似无声却振聋发聩。
铭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让警钟在心中长鸣。
在影院观看影片时,大家的表情都很凝重,没有了往日看电影时的轻松氛围。
整个影厅里安静得只能听到观众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传来的抽泣声。
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带来的成果也是十分喜人的。
上映首日,票房成绩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飙升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不已。
直接突破3亿大关,这成绩,简直逆天了!
毫无悬念地,它荣膺中国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之冠。
还把中国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的头衔也收入囊中。
这一连串的荣誉,可谓把《731》送上了电影票房的神坛。
可见国人爱国与民族情怀经久不息。
如此喜人的成绩更是多方努力的结果。
却少有人知,在《731》上映之前遇到的艰难险阻。
远比我们了解到的要困难得多。
多方阻碍
从筹备开始,《731》就像是踏上了一条荆棘满布的坎坷之路。
实际上,早在十三载之前,导演赵林山便已在心底萌生了筹拍此部电影的念头。
十多年里,他走遍了日本的大街小巷。
专门找那些曾经经历过战争的老兵了解相关信息。
还广泛查阅浩繁史料,其中涵盖相关报告、口述影像资料等。
力求从丰富的历史记载中探寻更多真相与细节。
赵林生坦言,多年来他心无旁骛,专注于一件事,就是恪守“电影每一处细节皆有史可查”的准则。
除此之外,当初《731》的拍摄地是在寒冷的哈尔滨。
剧组于零下30度的酷寒中开展实景拍摄。
多位主创演员更是选择零片酬出演此片。
值得着重提及的是,影片里有一场景,着实令人刻骨铭心。
731部队首脑石井四郎用刀剖开一名孕妇的肚子。
取出内部的婴儿,并将其高高举起。
据赵林山的挚友贾先生透露,剧组起初精心制作了一个惟妙惟肖的仿真娃娃。
然而,于实际拍摄进程里,发觉呈现出的效果欠佳。
但为了更好完成这一重要场景的拍摄,导演赵林山作出一个决定。
将自己刚出生十几天的孩子抱到剧组参与拍摄。
而他的妻子也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丈夫的决定。
但如此用心拍出来的作品却历经波折。
先是原本的定档信息被删,定档日期遥遥无期。
随后,引发不少网友对于该片内容涉及敏感内容的讨论。
即便有影片主演回应也无法平息热议。
更气人的是,日本方面以此为借口又是改课又是安全提醒。
简直将电影《731》当作“洪水猛兽一般”。
可实际上,这部电影虽然内容真实且“血淋淋”。
但它的主题自始至终都是呼吁爱好和平,传递反战主题。
并且,外交部的公开点评更是说出了不少观众的心声。
公开点评
在近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一番话,迅速在网络上刷屏
当时有记者就电影《731》的上映问题进行提问。
而咱们接连上映的多部二战题材电影成了挑起矛盾最有利的“借口”。
但林剑神色庄重,语气坚定地说出了掷地有声的一番话。
他大意指今年中国的多番举动都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
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牢记过去、珍惜现在和未来,更不要忘记那些英雄。
最重要的是,与抗战相关的影视题材都是提醒世人以史为鉴、维护和平。
这短短几句话,没有一句废话,却句句都说到了观众的心坎儿里。
林剑还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包容且爱好和平的国家。
一视同仁的欢迎世界各国友人来中国旅游并且保证人身安全。
《731》这部电影无疑承载的是一段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
但外交部所强调的不仅仅只是沉浸在过去的痛苦。
我们有责任把这段历史传承下去,让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
但同时,和平来之不易更多的是警醒以后不再有战争。
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同胞的安慰。
电影《731》从筹备到上映的路程就像一部抗争史。
它就像一个不屈的战士,在重重围剿下,顽强地站了起来,最终与观众见面。
这部电影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电影的范畴。
它让我们回看历史警钟长鸣,维护和平经久不息。
你们对此怎么看呢?
来源:李幺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