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上映仅5天,票房超10亿!令人恶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01:03 2

摘要:可没想到,这才几天就刷到一条让人膈应的视频:有人对着镜头说“《731》画面太血腥,会教坏小孩,我已经举报了”。

《731》我上周六刚刷完,影院里基本座无虚席。

可没想到,这才几天就刷到一条让人膈应的视频:有人对着镜头说“《731》画面太血腥,会教坏小孩,我已经举报了”。

我当时气得手都抖了:这哪是为小孩好?分明是在抹黑一部记历史的好电影!

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731》上映5天,票房破8亿,剧组11年心血没白费,可场外这两件事,真的太败好感了。

不是我小题大做,是这些事糟践的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对3513名遇难者的不尊重。

1:先说说电影有多用心:从日籍演员到0片酬,每个细节都在说“尊重历史”

在说恶心事之前,我必须先夸夸这部电影——不是硬吹,是它配得上。

9月18日上映当天,工作日票房就破了3亿,淘票票、猫眼上400多万人点了“想看”,这数据背后,是剧组实打实的付出。

最让我佩服的,是演员阵容的“较真”。片里所有日本角色,全是日籍演员演的,足足80多个人。

要知道拍的时候还在疫情,从日本调这么多人过来,光手续就够麻烦的。

导演赵林山说“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因为“日本民族的双面性,只有他们自己能演出来”。

这话听着简单,实则是对历史的敬畏——不敷衍,不脸谱化,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还有老戏骨们的“零片酬”。姜武、王志文、李乃文这几位,哪个不是片酬不菲的演员?可他们演《731》,一分钱没收。

王志文演的杜存山,是“特设监狱”里关最久的囚犯,他在墙上刻的每个十字架,都代表一个死去的同胞。

后来采访里他说“能演这部戏,是我的荣幸,记住这段历史比什么都重要”——这话不是客套,是真的用行动在做。

更让人泪目的是导演的“豁出去”。为了拍“刨肚取婴”那段戏,赵林山把刚出生十几天的女儿抱到了片场。

副导演急得给她妻子李善玉打电话,说“导演疯了”,结果李善玉就说了四个字:“回家接我”。

最后拍的时候,孩子很乖,没哭没闹,可这段故事传出来,多少观众红了眼?不是说导演“卖惨”,是他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大家:这段历史,连刚出生的孩子都该知道,我们没资格忘。

从筹备到上映,整整11年。赵林山团队去日本找史料,去哈尔滨平房区实地考证,光整理出来的资料就堆了半间屋。

电影里的“四方楼”“特设监狱”,都是1:1复刻的,连墙上的抓痕都跟史料里写的一样。这种用心,观众看在眼里,所以哪怕是工作日,也愿意买票进场——我们买的不是电影票,是对历史的“见证权”。

2:第一件恶心事:传谣言说“教坏小孩”,这不是关心,是抹黑

电影上映没几天,网上就冒出来一堆奇奇怪怪的视频。

有博主对着镜头装模作样地说:“《731》画面太血腥,小孩看了会有心理阴影,还会影响三观,我已经举报了,大家别让孩子看。”

我刷到这视频的时候,气得差点把手机扔了。首先,这部电影根本没大规模宣传“适合小孩看”,影院也有观影提示,家长带不带孩子,是自己的选择;

其次,什么叫“影响三观”?让孩子知道731部队的罪行,知道前辈们受过的苦,这叫“正三观”,不是“坏三观”!

更可笑的是,这博主连电影都没看,视频里放的片段都是预告画面,还打了“血腥预警”的码。

评论区里没人信他,全是反驳的:“你看过吗就举报?”“让孩子知道历史叫教坏?你才是坏!”后来这视频被举报下架了,可类似的言论还没断——有人说“不该拍这么直白”,有人说“会激化矛盾”。

我想问问说这些话的人:你知道731部队的“干燥实验”吗?把活人烤成干尸,就为了算人体水分占比;你知道“冻伤实验”吗?把人的手泡在冰水里,再用木棍敲掉皮肤。

这些历史,比电影拍的还残酷。我们拍出来,不是为了“血腥”,是为了“记住”。连大人都该看的历史,凭什么说“教坏小孩”?这种谣言,不是关心孩子,是在抹黑一部记历史的好电影,是在帮那些想遗忘历史的人“打掩护”。

3:第二件恶心事:盗摄不止,片方发声明,可有人还在“顶风作案”

如果说谣言是“软刀子”,那盗摄就是“明抢”。

《731》官微上映第三天就发了声明,说“盗摄和非法传播是严重侵权,要求立即下架”。可声明发了,盗摄的人还没停。

你说这些人图什么?图流量?图新鲜感?可他们拍的那些模糊片段,把本该震撼的镜头,变成了手机小屏里的“猎奇内容”。

比如片尾3513名遇难者的名单,盗摄镜头里根本看不清名字,只能看到滚动的白色字幕,这还有什么意义?

那些名字,不是数字,是一条条人命,凭什么被他们这么糟践?

更可气的是,有些平台上,还有人在卖“完整版盗摄资源”,几块钱就能买。

片方花11年拍出来的东西,演员零片酬演的戏,就被他们用一部手机偷了,还拿来赚钱——这不是侵权,是对历史的亵渎。

有观众在评论区说“盗摄的人,根本没看懂电影”,我觉得说得对。

他们进影院,不是为了记住历史,是为了“打卡”“猎奇”,甚至是“赚快钱”。这种人,哪怕坐在9点18分的场次,哪怕手里拿着9排18座的票根,也没明白这场电影的意义——我们是来“铭记”的,不是来“消费”的。

4:最后想说:支持《731》,不只是买票,更是抵制这些“恶心事”

现在《731》上映5天,票房快破10亿了,口碑也稳住了。可场外的这些事,像一根刺,扎在观众心里。

有人说“别小题大做,哪个电影没盗摄、没谣言”,可《731》不一样。它不是普通的商业片,是承载着历史重量的“证据”。

谣言抹黑它,就是在抹黑历史;盗摄糟蹋它,就是在糟蹋遇难者的记忆。

我们支持这部电影,不只是走进影院买票,更要抵制这些“恶心事”:看到盗摄的,提醒一句;看到谣言的,举报一下;跟身边人说“别传那些破视频,要想看就去影院”。

那些传谣言、盗摄的人,或许能得意一时,但他们挡不住大家记住历史的决心。就像电影里说的“他们有名字,他们永远在我们心里”——只要我们还在看,还在说,还在抵制这些糟心事,这段历史就永远不会被遗忘。

来源:三半撩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