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平鹰坟》拍摄往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21:11 1

摘要:1973年,临沂地委接到山东省委任务,要求创作反映土改题材的剧目。地委成立土改剧组,由副书记李福崇任组长,以“平鹰坟”故事为蓝本创作 。剧组成员到大店体验生活,访谈当地干部、村民等40余人次,完成剧本初稿《换新天》,后经多次改写,于1976年完成电影文学剧本初

老电影《平鹰坟》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1978年上映,其拍摄背后有许多故事 。

1973年,临沂地委接到山东省委任务,要求创作反映土改题材的剧目。地委成立土改剧组,由副书记李福崇任组长,以“平鹰坟”故事为蓝本创作 。剧组成员到大店体验生活,访谈当地干部、村民等40余人次,完成剧本初稿《换新天》,后经多次改写,于1976年完成电影文学剧本初稿和二稿。

剧本遵循革命样板戏“三突出”原则,将故事一号人物改为吕镇山,以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1977年2月,剧本通过文化部审查,被列入拍摄任务,上影厂起初决定由傅超武、彭恩礼执导,后彭恩礼改为高正。同年6月20日电影进入拍摄阶段,8月基本完成摄制,次年3月通过文化部审查,8月印制完成台本。

影片以发生在临沂莒南的真实事件为背景,拍摄时对地主逼农民给鹰披麻戴孝等情节进行了艺术加工。该片的上映让“平鹰坟”事件的影响达到顶峰,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影片部分镜头在曲阜拍摄。曲阜的环境和建筑风格能够较好地还原影片所需要的时代背景,为影片增添了真实感。

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影片拍摄,有在曲阜县食品公司上班的员工被推选为群众演员,他们虽不是主角,但也为影片拍摄付出了努力,为影片呈现出更真实的群众氛围贡献了力量。

影片拍摄得到了部队支持,某部队的团直分队和步兵一营参与了两个大场面拍摄,一是队伍开进虎岭镇,二是“鹰坟血泪”诉苦教育大会。战士们穿上灰布军装、打上绑腿,像当年的队伍一样住进老乡家里,体验生活,极力向当年的部队角色靠拢,为影片拍摄营造出了逼真的历史氛围。

张伐饰演石匠吕镇山,他通过细腻表演展现了角色从被迫逃亡到回乡领导土改的转变。乔奇则将“活阎王”张万庆的残暴与虚伪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对其恨之入骨。王玉梅饰演胡大娘,在“鹰坟血泪”一场戏中,她长达5分钟的血泪控诉十分精彩,将胡大娘的苦难与悲愤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

来源:陇东漫步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