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血色历史 厚植爱国情怀——观看历史题材电影《731》有感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20:19 1

摘要:九月秋风寄哀思,历史回响催奋进。在九一八事变 94 周年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特殊节点,日前,我有幸参加了市光荣院精心策划了一场“光影里的初心课”——组织部分老兵集中观看历史题材电影《731》。通过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缅怀为家国牺牲的先烈,让红色基因在回望中

九月秋风寄哀思,历史回响催奋进。在九一八事变 94 周年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特殊节点,日前,我有幸参加了市光荣院精心策划了一场“光影里的初心课”——组织部分老兵集中观看历史题材电影《731》。通过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缅怀为家国牺牲的先烈,让红色基因在回望中赓续,让爱国情怀在共鸣中升华。

银幕亮起,历史的沉重便扑面而来。这部电影没有刻意渲染血腥场面,却用一个个直击人心的细节,将731部队在侵华战争中的滔天罪行清晰铺展:被当作“实验材料”肆意摧残的无辜百姓、泛着寒光的解剖台、记录暴行的冰冷笔记……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旧中国的苦难,每一个镜头都在叩问着“和平”二字的分量。对亲历过烽火岁月的老兵而言,这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与自身经历交织的记忆;对在场的观众来说,这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真切读懂,如今的安宁从不是“与生俱来”,而是无数先辈用血泪换来的“易碎珍宝”。

观影后,使我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电影里,即便身处绝望深渊,受害者们仍未放弃对生命的渴望;而今天,我们坐在和平的影院里回望,更该把这份“守护”刻进心里。老兵们曾用钢枪捍卫家国,如今我们虽不用直面战火,却不能让历史的记忆褪色。相反,要把历史的伤痛化作前行的动力——在工作中履职尽责,在生活中传递正能量,用点滴行动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

另一启示是:富强,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电影中,旧中国积贫积弱,侵略者肆意践踏主权、残害百姓,那一幕幕惨状让人心痛不已。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没有国家的强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尊严体面便无从谈起。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科技突破、经济腾飞、国防坚固——高铁飞驰、航天探月、航母列阵,这些成就不仅是对历史的告慰,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作为新时代的老兵,我们有责任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用青春护家国,用奋斗强中华。无论是服务优抚对象、建设家乡铜陵,还是在各自岗位上深耕细作,都是在为国家富强添砖加瓦,让“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剧永远成为历史。

在观看影片中,一些老兵心酸得忍不住落泪。

这场观影,也让“爱国”二字从口号变得鲜活具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从不是空洞的表态,而是对历史的敬畏——铭记 731 部队的罪行,不是记恨某个民族,而是警惕历史重演;是对国家的担当——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服务老兵、建设铜陵的实际行动。

《731》这部电影,是一面映照历史的“镜子”,更是一盏照亮未来的“明灯”。它让我读懂: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既要把历史的伤痛刻在心里,但是,沉重不能只停留在情绪里,更该化作前行的力量。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每一个人添砖加瓦。我们虽已不再年轻,但仍会以老兵的赤诚,用力所能及的行动传递爱国情怀——给后辈讲好历史故事、珍惜当下每一份安稳、支持国家发展建设。铭记苦难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立足当下实干,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对未来最好的担当。

作者: 方敏

编辑:崔远珍 审稿:夏西玉 终审:施荣富

来源:铜陵社科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