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大概只有10来集的样子,讲的都是一些旅游知名度相对没那么高的历史文化名城。
其实这个纪录片,一两年前我就看过。
当时大概只有10来集的样子,讲的都是一些旅游知名度相对没那么高的历史文化名城。
比如第一季里的绍兴、阆中、剑川、歙县、泉州、潮州等等。
我还以为这就只是个偏重文化的旅游纪录片,专拍一些网红的小众旅游城市。
尽管觉得拍摄质量很不错(那时也不知道是央视拍的),但看完10来集后,见没找到新内容,也就没接着去追了。
结果前几天,竟无意中发现:
最新一集,居然讲到了我们惠州。
赶紧的,非常认真的看了一遍。
哇,果然是看历史、看地理、看规划的角度不同,让我对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亲切之余,还多出了几分新奇。
忍不住再找一找,哇,它现在居然拍到50多集了,后来又播出的城市陆陆续续有:
江西抚州、河南安阳、安徽安庆、广西北海、贵州镇远、四川会理、江苏无锡、陕西榆林、山东烟台、湖北襄阳、浙江衢州等等。
好,接下来就聊一聊,为啥我觉得这个纪录片特别适合咱带娃的家庭,没事多看一看:
第一,它由央视和住建部一起合拍,专业性、权威性、观赏性俱佳。
啥?看个纪录片,还要看它背后的单位和机构硬不硬?
那是当然的。
之前我看《文脉春秋》前十集的时候,就模模糊糊的有这种感觉:
这个纪录片讲了很多城市规划上的知识啊,由古到今的,还挺专业呀。
(我一直以为它是旅游纪录片,哭!)
后来又看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又了解到很多连本地人也不太清楚的城市规划变迁。
终于忍不住去查了一下这个纪录片的背景。
背后的专业大佬居然是住建部!
原来如此啊!
住建部,全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国家建设方面的行政管理事务。
我们老百姓接触得比较多的,城市规划,村镇建设,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公积金,古建筑保护、中外建筑交流等等相关的政策制订和行政管理,统统都归它管。
所以这部纪录片里涉及到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点,你说专业不专业?权威不权威?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在这个纪录片里出现的讲解嘉宾和专家,几乎都来自全国一线的规划单位、院校,或是当地的规划部门。
另外,央视纪录片的拍摄水平也是保障,角度、取景、文案,都很精致养眼。
第二,古代建筑、古代城市规划以及蕴含在里面的古代文化,是语文和英语的大考点。
好了,来说点老母亲们关心的“功利性”话题。
我们知道,为了加强文化自信,说好中国故事,这些年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都加大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
而在这个大命题之下,古代城市规划、古代建筑及保护以及蕴含在里面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不光是要重点学习,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出题范围。
看看初中语文教材里的《苏州园林》,
高中教材里的《斗拱》,
阅读理解题里的各种古建筑题材,
还有英语时文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故宫等
《黑神话-悟空》里令人惊讶的古建,等等
你就知道:这是个会学、会考,还需要从小去慢慢积累的专业领域知识,它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既是过去,又是未来。
第三,对于偏好人文类旅游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最佳的目的地备选清单。
虽然这个纪录片专业知识挺多,但切入进去倒也轻松,哪怕我们是真的,就把它当成个旅游推介片来看。
它不乏名满天下的旅游大市:
比如洛阳、苏州、扬州、青岛、桂林等等;
更多的却是蕴含丰富文史韵味、在网络上低调的历史文化名城:
比如云南剑川、安徽绩溪、河北蔚县、山东青州、陕西榆林等等。
其中有些已名声鹊起,演变成为年轻人钟爱的网红打卡地(这里的网红真不是贬义):
比如广东潮州、福建泉州、江西景德镇、云南大理、浙江绍兴等等
好惭愧啊,有些地方,我之前听都没听说过:
比如河南浚县、山西新绛、云南巍山、云南通海、新疆库车等等。
在这部纪录片里,有城市的历史地理,有古代的营城智慧,有与人文相关的风景,还有当地风情的美食。
如果你是偏好人文类旅游,或是想带娃多去感受各地独特的风土,这部片子还真能帮你好好预选一下理想的目的地。
最后,分享一下看片的小经验:
尽可能的一个省份或是一个地理区域的集中去看,这样能赢得对该区域里地理、历史、文化最为交融的综合感受,理解也更深。
比如我这一阵子看完河南、河北的6集,又看了山西的4集,一下子对太行山的认识就加深了。
作为一个南方人,对于太行山的最初印象,真就停留在地理书上的”它是中国地形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这个文字水平。
可连续看完周边几个省份的城市介绍之后,才慢慢明白黄河、太行山这些大山大河对城市、对人、对历史、对经济、对交通、对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
八百里太行,果然巍峨啊。
非得说个缺点的话,就是一次不能看得太多,看多了真记不住,知识点太密集了。
前几天一口气把山西的4集(平遥、新绛、祁县、代县)都给刷完了,哇,觉得有点烧脑啊,古建筑太多了!
来源:B计划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