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弋在风暴之中》举行观影会 历时六年 深入台风眼拍摄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0:19 2

摘要:日前,北京百丽宫影城杜比影院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观影会。独立纪录片导演苏镝坷的长片新作《游弋在风暴之中》在这里以杜比视界(Dolby Vision)与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满配”规格首次与观众见面。这不仅是一场电影放映,更是一次科学与艺术、技术与

日前,北京百丽宫影城杜比影院迎来了一场特殊的观影会。独立纪录片导演苏镝坷的长片新作《游弋在风暴之中》在这里以杜比视界(Dolby Vision)与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的“满配”规格首次与观众见面。这不仅是一场电影放映,更是一次科学与艺术、技术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游弋在风暴之中》是中国首部以气象追风人为视角的长篇纪录片。导演苏镝坷与主演王路澄历时六年,跨越十省,深入台风眼、雷暴核心,亲历洪灾与干旱,用镜头记录下极端天气的震撼瞬间。影片不仅呈现了自然之力的壮美与暴烈,更通过第一视角的“参与式纪实”,让观众成为灾害认知的“共谋者”,提升公众对气候危机的感知与应对意识。

影片自2025年7月25日在B站首发后,一周内播放量突破300万,迅速登上热门榜单。其成功不仅在于题材的新颖与视觉的冲击,更在于其背后深厚的技术支撑与人文关怀。

映前分享会上,导演苏镝坷、作曲颜子力、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李勃、杜比实验室商业策略总监周惠与音频专家王若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影片背后的技术实践与创作理念。苏镝坷坦言,早在2019年他开始追风时,杜比技术还似乎是“高端影视行业专属”。但如今,杜比视界已成为普通创作者触手可及的工具。“任何人拿起手机,都可能拍出杜比视界的画面。”这种技术的普及,不仅降低了创作门槛,更重新定义了影像表达的边界。

颜子力则分享了音乐创作的“全景声思维”。与传统的先立体声、后混音的做法不同,他从创作之初就直接在杜比全景声环境中谱曲。“我可以决定每个声音元素出现在哪个方位,哪些乐器在头顶盘旋,哪些在身后低吟。”这种前端设计让音乐与画面、环境声融为一体,构建出极具沉浸感的声场体验。

王若晨从技术角度解析了影片中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声音场景:云层中细微的雷声“像风暴在呼吸”,风穿过植被的沙沙声,甚至“海浪的心跳”。这些声音不再是背景噪音,而是具有空间定位与情感表达的“声音对象”。王若晨说:“杜比全景声给了我们更大的画布和更精细的画笔,但最重要的,是创作者如何用它们画出心中的风暴。”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李勃指出,苏镝坷与颜子力的创作实践,代表了一种“技术原生”的创作思维。“他们不是在用新技术包装旧内容,而是从构思阶段就活在新技术的语境中。”他强调,这种思维不是通过短期培训就能获得的,而是源于长期对高质量影音的接触与实践。

李勃还特别提到B站在推动高质量影像普及中的作用:“十年前想看HDR内容还得折腾播放设备,现在只要一个B站大会员,就能在手机上看杜比视界。”这种便捷的访问渠道,极大地促进了年轻创作者对前沿技术的接受与应用。

作为B站知名UP主,苏镝坷始终站在UGC(用户生成内容)与PGC(专业生成内容)的交叉点上。他认为,平台的最大价值在于将小众爱好汇聚成大众关注,让“追风”这样的边缘题材也能获得广泛传播。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王若晨在分享会最后引用了这句在技术团队中流传的话。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追风人,也适用于所有在创作中勇于尝试新技术的年轻人。

来源:江城高校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