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打着影片“细节有问题”、导演水平“太烂”、“血腥”、“暴力”等旗号,上演全方面的抹黑。
真是没想到,一篇严肃、抗战主题的影片,能炸出这么多的“精日派”。
《731》这才上映了4天,网上就涌现出了话风一致砌耐人寻味的声音。
他们打着影片“细节有问题”、导演水平“太烂”、“血腥”、“暴力”等旗号,上演全方面的抹黑。
其内核就一句话,你不该出现在大众视野。
真的很不明白,这些人在说出这种话的时候,良心难道真滴不会痛吗?
最近也不知怎么回事。
《731》一经发布,网上关于影片的差评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通篇哦都是“血腥暴力带坏孩子”、“消费爱国情怀”的论调刷屏、
更诡异的是,这些差评文案几乎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相差无几。
顺着这些账号的痕迹追查,真相愈发清晰,不少账号注册时间不足3个月,平时只活跃在数码、汽车板块,从未发表过任何影评。
显然,这是有组织的“水军”。
导演赵林山对此早有预料,早在影片筹备时,他就收到过上万条恶意举报。
拍摄期间,不明身份人员多次潜入片场。
要么偷拍剧本,要么制造噪音干扰拍摄,最过分的一次,有人半夜试图砸毁复刻的“四方楼”道具。
明明只是一部电影,怎么就让某些人如此害怕呢?
赵林山走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时,立马有一叠泛黄的档案。
那是8000多页解密资料,记录着731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的细节。
把人扔进零下30度的严寒中,观察冻伤后浇热水会发生什么,将活人关进密封室,抽干空气看身体如何变形。
甚至剖开怀孕女性的肚子,只为验证胎儿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
赵林山为了还原这些真相,用数年时间跑遍中、日两国国,采访了多位幸存者后代,还找到423小时的731部队原队员口述录像。
视频里,一名老兵麻木地说,我们叫他们“马路大”,意思是圆木,根本不把他们当人。
为了让观众直观感受那段历史,剧组按1:1复刻了731部队的“四方楼”。
从实验室的玻璃器皿,到日军军服上的铜扣,甚至墙上的标语,都严格对照史料还原。
影片里,小贩王永章被日军以“体检”为名抓进营地,他以为配合就能回家,却没想到自己成了“冻伤实验”的对象。
片尾,3513个真实受害者的名字缓缓滚动,配文“你若记得,我便活过”,让全场观众泣不成声。
这部电影的上映之路,本就充满波折。
原定7月31日上映,因遭恶意举报被迫延期,直到9月18日,这个承载着民族伤痛的日子,才终于与观众见面。
哈尔滨首映礼上赵林山哽咽着说,首映必须在哈尔滨,这里是受害者的故乡,是对他们的告慰。
“精日派”很怕这部电影。
因为《731》跟“照妖镜”一样,用最真实的细节,让人们看清侵略者的残忍,也让那些试图掩盖罪行的人坐立难安。
也让他们看到,自己所讨好的“主人”,过去竟是这样一幅面孔,所有的幻想与美好就如泡沫般瞬间消失。
有人总说,这部电影太血腥,会吓到孩子!可实际上真实的731罪行,比电影残酷百倍。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里,至今保存着一份实验报告。
1943年冬天,日军将10名平民绑在户外,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冻伤程度,最后用开水浇淋,看着他们的皮肤和肌肉脱落,全程无人麻醉。
除了伪装“护童”,抵制者还擅长给影片扣“商业牟利”的帽子。
扒祖国伤疤赚黑心钱!类似的评论在网上随处可见。
最可笑的是,有人吐槽731营地太干净,实验体伙食太好了。
可稍有常识就知道,细菌实验需要无菌环境,否则数据会失真,而“好伙食”不过是为了让实验体保持健康,以便进行更多残酷实验。
给他们吃白面馒头,不是好心,是为了让他们能扛住更多实验,活得久一点,所谓的科学数据就更全一点。
那些用谎言攻击《731》的人,看似在挑剔电影,实则是在背叛历史,背叛那些被当作“圆木”摧残的同胞,背叛这个民族用鲜血换来的教训。
他们以为只要捂住眼睛,历史就会消失,却忘了,伤疤可以愈合,但记忆不能被抹去。
好在,随着清醒者们的不断高呼,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关注这段历史。
不仅如此,还有外国友人主动捐出自己家老人当年曾在中国所拍下的影片。
历史从来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那些试图抹黑《731》、篡改历史的人,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铁证摆在眼前,现实就在身边,他们的背叛,终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人唾弃。
信源:央视新闻 2025年9月19日关于“铁证如山!731的历史真相要向世界一代代讲下去”的报道
信源截图
电影《731》的片尾,有这样一个镜头,幸存的孩子牵着老人的手,一步步走出“四方楼”。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画外音响起,同胞们,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
这束光,是无数先辈用鲜血换来的,而守护这束光的前提,是记住那段黑暗的岁月。
那些急着为侵略罪行洗白的人,或许忘了,他们脚下的土地,埋着731部队受害者的骸骨,他们口中的“和平”,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
背叛历史,就是背叛自己的根,这样的人,终究会被时代抛弃。
如今,《731》仍在影院上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不是为了看一部“爽片”,而是为了记住那些不能被遗忘的名字。
因为大家都明白,历史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抹黑而“修正”,唯有铭记,才能守住自己的根。
来源:九初浅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