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 “求快不求质” 的电影市场里,《731》的横空出世像一记惊雷 —— 上映仅 4 天,票房就冲破 10 亿,更让国人振奋的是,这部还原日军 731 部队罪行的电影,竟让日本议员公开呼吁政府承认历史。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导演赵林山 11 年的坚守、演员零片酬的付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在 “求快不求质” 的电影市场里,《731》的横空出世像一记惊雷 —— 上映仅 4 天,票房就冲破 10 亿,更让国人振奋的是,这部还原日军 731 部队罪行的电影,竟让日本议员公开呼吁政府承认历史。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导演赵林山 11 年的坚守、演员零片酬的付出,以及那些刻在民族骨血里的 “不能忘”。
两句对白戳痛国人:这不是电影,是带血的历史
《731》的开场,就给了观众直击心灵的一击:一个年幼的孩子被押进 731 部队基地,看着陌生的环境,天真地问 “这里是天堂吗?”,旁边的人却冷冷回了句 “天堂里没有日本人”;电影结尾,孩子再次听到这句话 ——“只要到了天堂,就再也见不到日本人了”。
没有血腥的特写,没有刻意的煽情,这两句对白却让全场沉默。因为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不是虚构的剧情:当年 731 部队在我国东北用活人做细菌实验、冻伤实验、活体解剖,无数同胞像 “实验材料” 一样被折磨致死,孩子、孕妇都没能幸免。电影里的孩子,是千千万万受害者的缩影;那句 “天堂没有日本人”,是受害者最卑微的愿望 —— 远离施暴者,远离地狱。
有观众看完后说:“全程攥着拳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不是怕,是恨,是心疼那些没来得及长大的孩子,没来得及好好活着的同胞。” 这种共情,让电影上映第一天就斩获 3 亿票房,后续更是后劲十足,4 天冲破 10 亿 —— 观众用票房投票,只为给那段被掩盖的历史 “撑场子”。
11 年磨一剑:导演找证据 5 年,用 12 天亲生女儿拍残酷戏
很少有人知道,《731》能拍出来,有多难。导演赵林山在采访中透露,在他之前,已有三位导演想拍这个题材,却都没能完成,有人甚至遗憾离世。而他自己,为了还原历史,走了一条 “苦路”:
为了找真实证据,他专门去日本待了 5 年,翻遍当地档案馆、民间资料,就为了确认每个细节的真实性;他还查阅了美国公开的 8000 多页 731 部队档案,看完 423 个小时的 731 原成员口述影像 —— 那些泛黄的文件、颤抖的证词,成了电影最坚实的 “骨架”。
更让人动容的是,电影里有一场 “从孕妇体内取出婴儿” 的戏,为了追求真实,赵林山竟用了自己刚出生 12 天的亲生女儿。剧组本来做了逼真的假婴儿,可拍出来的效果总少了点 “生命的重量”,赵林山咬咬牙决定:“用真孩子,我女儿来演。” 他说:“我不是疯了,是想让观众知道,当年的受害者,就是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无辜的生命。”
演员们的付出同样让人敬佩。王志文、姜武、李乃文等主演,得知是拍 731 题材,主动提出 “零片酬出演”。姜武说:“这不是赚钱的戏,是给祖宗、给受害者一个交代的戏,能参与就很荣幸。” 正是这份 “不计回报” 的赤诚,让《731》成了一部 “有魂” 的电影。
支撑赵林山坚持 11 年的,是一句刺痛他的话 —— 日本战犯石井四郎的后代曾说:“被打的人都已经忘了,打人的人为什么还要记得?” 赵林山听到后,说 “像又被侵略了一次”:“他们想让我们忘,我们偏要记得,还要让更多人知道。”
上映即传喜讯:日本议员公开呼吁政府认历史罪
《731》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电影本身。上映不到 72 小时,就传来两个重磅喜讯:
一是票房一路飙升,4 天破 10 亿,影院里随处可见看完后红着眼眶的观众,有人说 “这是今年必看的电影,不是为了娱乐,是为了铭记”;二是这部电影竟 “惊动” 了日本 —— 日本参议员山添拓在发布会上公开呼吁:“日本政府应该趁这个机会,正式承认 731 部队的历史罪行。”
当记者追问 “《731》会在日本上映吗”,山添拓直言:“上映会遇到很多阻挠,但如果能上,影响会非常深远。”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为 731 受害者发声:今年三四月,他就公开质疑日本政府 “找不到 731 资料” 的说法,还亲自搜集证据,在发布会上展示了 731 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文件记录 —— 这是日本议员第一次公开拿出实证,指责本国的历史罪行。
有网友说:“《731》不仅唤醒了中国人的记忆,还让日本有良知的人站出来,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
争议背后:铭记不是 “血腥”,是对受害者的尊重
当然,电影上映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家长说 “画面太血腥,怕影响孩子”,还有人吐槽 “不够劲,删减太多,看得不过瘾”,甚至有人说 “看着睡着了”。
对此,网友的反驳掷地有声:“家长怕孩子看血腥,可当年日本兵没怕过伤害孩子;觉得不够劲的人,是忘了这不是恐怖片,是真实的历史,每个受害者的痛苦,比电影里演的还残酷;睡着的人,建议想想自己的祖宗,是不是忘了他们曾受的罪。”
其实,《731》的意义从不是 “卖惨” 或 “猎奇”,而是 “提醒”—— 提醒我们,有一段历史不能忘,有一群同胞不能忘,有一份民族尊严不能丢。导演赵林山说:“我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和平 —— 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如今,《731》的票房还在涨,讨论还在继续。它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民族的记忆,也照见了人性的良知。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 “神片”,更是一份 “民族备忘录”—— 记住《731》,不是记住仇恨,是记住那些没能好好活着的同胞,记住我们的国家曾经历的苦难,然后带着这份记忆,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来源:南瓜扛把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