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上映:455万人想看的背后,是中国人对历史记忆的“集体捍卫”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22:23 2

摘要:9月18日上午9点,电影《731》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这部聚焦日本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影片,以“不遗忘、不沉默、不原谅”的态度,在猫眼平台收获了455.5万人的“想看”预约,票房预测直指13.11亿。当市场将目光投向娱乐化的商业片时,这部历史题材电影的热度为何

9月18日上午9点,电影《731》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这部聚焦日本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影片,以“不遗忘、不沉默、不原谅”的态度,在猫眼平台收获了455.5万人的“想看”预约,票房预测直指13.11亿。当市场将目光投向娱乐化的商业片时,这部历史题材电影的热度为何能一骑绝尘?它的上映,又能为当下的我们带来哪些超越电影本身的价值?

影片的核心叙事,是对一段黑暗历史的真实还原。731部队在二战期间实施的活体实验、细菌战等暴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伤疤。《731》没有刻意渲染血腥,而是通过冷峻的镜头语言和扎实的史料支撑,把那段被侵略者试图掩埋的历史,重新呈现在大众眼前。对于年轻观众而言,这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悲剧——20~24岁的主力观众群体,通过电影完成了一次与历史的“对话”,这种代际间的记忆传递,让“铭记”有了更鲜活的载体。

从市场表现看,《731》的热度绝非偶然。累计1.36亿的票房(上映前已实现)、42107人的单日新增想看,印证了观众对严肃历史题材的关注从未消退。尤其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影片的上映更像是一场“集体仪式”——它提醒着我们,历史可以被影视化呈现,但绝不允许被娱乐化消解。这种对历史的敬畏,让影片在商业属性之外,多了一层社会价值。

更值得关注的是影片的现实意义。当下,仍有势力试图淡化甚至否认731部队的罪行,《731》的上映,是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它用电影的语言告诉所有人:有些历史,必须刻进民族的DNA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走进影院不是为了寻求感官刺激,而是为了在光影中完成一次精神的“溯源”——我们为何要铭记?因为遗忘意味着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意味着对罪恶的纵容。

当然,一部电影的价值,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人的影响。《731》的观众中,女性占比51.6%,这打破了“历史题材电影男性主导”的刻板印象。它证明,对历史的反思、对正义的追求,是不分性别的集体意识。当年轻观众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影片细节时,当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影院时,历史的传承就有了新的形式。这种传承,不是口号式的宣讲,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润。

来源:曾经的初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