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的影院里,防空警报刚歇,连空调风都带着股子闷得慌的劲儿。姜武饰演的王永章“扑通”跪在地上,身子抖得像片被风刮的叶子——他盯着同胞胳膊上烙的“马路大”编号,盯着毒气室里母女俩紧紧抱在一起的影子,盯着冻黑的手脚被当成“木头”敲得“咚咚”响。全场的抽泣声像
9月18日的影院里,防空警报刚歇,连空调风都带着股子闷得慌的劲儿。姜武饰演的王永章“扑通”跪在地上,身子抖得像片被风刮的叶子——他盯着同胞胳膊上烙的“马路大”编号,盯着毒气室里母女俩紧紧抱在一起的影子,盯着冻黑的手脚被当成“木头”敲得“咚咚”响。全场的抽泣声像块湿毛巾,捂得人胸口发闷,直到结尾3000多个受害者名字缓缓滚过,我身边一位观众突然站起来,手举得直直地对着银幕,眼眶红得像要滴血。
这部电影没讲什么“超级英雄”,可看完没人能憋着不哭——它把当年731部队的历史真相扒得明明白白,不是为了煽动负面情绪,是让咱知道:曾经有群人,连死都没资格留个全名,咱今天能坐在空调房里吃热饭、能看着孩子平平安安上学,全是他们用“疼到骨头里”的牺牲换回来的。
为啥《731》能戳得人心里发疼?根本不是靠“卖惨”,是它把历史的“老底儿”翻出来了。731部队的所作所为,绝非“个别人员失控”,而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有组织、有计划实施的反人类暴行——他们打着“防疫研究”的幌子,给受害者提供暂时的优厚待遇,转头就把人推上解剖台,不打麻药就进行活体解剖;把细菌武器投放到中国多地,导致20多万人死于相关瘟疫,却在记录中冷冷标注“实验数据达标”。电影里王永章的绝望不是虚构的,是731罪证陈列馆中幸存者的真实回忆:“我邻居家的媳妇,刚生完孩子就被强行带走,连孩子的名字都没来得及起,最后连尸首都没找着。”那些被标上“原木”编号的人也不是编造的,是历史档案里一个个没写完的名字——有农民、有学生、有刚满18岁的姑娘,对他们而言,“留下姓名”都成了奢望。
这些年,国际上总有一些声音试图歪曲这段历史,声称“未找到731部队犯罪的直接证据”,甚至将其美化成“科学研究”。但《731》用影像将真相“钉”在了银幕上——这种反人类的暴行从来不是“过去的小事”,要是我们敢忘记,历史的教训就可能失去警示意义。更让人触动的是,电影没停留在“谴责暴行”,它让我们看见:即便身处绝境,中国人也没放弃抗争——王永章带头策划逃跑,哪怕最后只剩他一人;那个年轻的医务人员偷偷藏匿罪证,哪怕被发现后惨遭迫害。这种“普通人的拼劲儿”比任何“英雄叙事”都更打动人,因为它让咱知道:中国人的精神骨头,从来没被打断过。
在我看来,《731》不只是一部“历史题材影片”,它更像给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补剂”,藏着三个得刻在骨子里的道理。
第一,731的疼,让咱懂了“国家弱小就可能受欺辱”不是一句空话。当年,这些反人类的势力敢在中国土地上建立“实验基地”,敢把中国人当作“实验材料”,说到底就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积贫积弱——没有足够的国防力量,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连老百姓想安稳生活都成了难题。现在再看电影里的“毒气室”“解剖台”,不是为了记恨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是为了记住:国家实力弱,老百姓的生活就可能没有保障;国家足够强大,才能护住每个普通人的尊严与安全。“记住这些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是为了让未来不再有人敢欺负中国人。”现在,当我们每次看到年轻人熬夜钻研技术、工人师傅把零件造得精准无误、守护家园的人们在岗位上挥汗如雨,就会想起电影里的画面——咱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在守护当年那些“没能护住自己”的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第二,爱国不是喊口号,是“知耻而后勇”的实际行动。电影里的受害者没放弃抗争,现在的我们更不能贪图安逸、躺平度日。你是学生,就把基础学科知识学扎实,将来用知识为国家发展做贡献,这就是爱国;你是工人,就把手里的活儿干精细,让中国制造更有竞争力,这就是爱国;你是医护人员,就把患者照顾好,守护好大家的健康,这就是爱国。爱国从来不是“说两句漂亮话”,是把对先辈的缅怀、对历史的敬畏,变成手里的“真本事”——你多强一分,国家发展的底气就多一分,历史悲剧重演的可能性就少一分。
第三,咱今天的安稳与强大,是对731受害者最好的告慰。当年,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同胞;现在,中国有了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有了覆盖全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当年,侵略者的飞机可以肆意侵扰中国领空;现在,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守护每一寸国土;当年,老百姓面对瘟疫只能被动承受;现在,我们有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守护14亿人的健康。就像每次看到国家重大庆典上展示的发展成果,我们总会想起电影里那些被当作“原木”的受害者——要是他们能看到现在的中国,肯定会笑着说:“你看,我们没白牺牲,后辈把家守得很好。”
不难看出,《731》之所以能让全场观众深受触动,是因为它触到了中国人心底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地方。它不是在消费历史苦难,是在提醒我们:要记得自己从哪里来,更要清楚该往哪里去。媒体评价它是“历史的见证”,文艺工作者说它是“直面伤疤的勇气”,而在我们普通观众眼里,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当年的苦难与抗争,照见了现在的安稳与强大,也照见了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现在山河无恙,但“我们得继续努力”从来不是空话。记住3000个受害者的名字,记住毒气室里的母女,记住“马路大”的屈辱,不是为了怨恨,是为了让和平更有“底气”,让祖国的发展更有力量。要铭记,731那段历史里的疼不能白受,我们今天的安稳生活是那代人用命扛出来的;咱得把这份安稳守住、把国家建设得更强,才不算辜负那代人的牺牲。
(感谢大家的喜欢和赞赏!创作不易,期待大家的点赞、转发!感谢大家的支持,听风的蚕自营烈隐产品已上线,需要的可以支持一下)
来源:听风的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