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一个刻印在中国人集体记忆中的日子,电影《731》全国公映。这部以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行为题材的影片,自宣发阶段便引发广泛关注,上映首日更以强劲的票房表现和超高的社会讨论度引全民深思。
□ 转载至《雅安日报》记者 彭艳霞 鲁妮娜
9月18日,一个刻印在中国人集体记忆中的日子,电影《731》全国公映。这部以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行为题材的影片,自宣发阶段便引发广泛关注,上映首日更以强劲的票房表现和超高的社会讨论度引全民深思。
电影《731》于9月18日上映,首映当天票房表现强劲,最终首日票房斩获3.454亿元,首日排片场次超过24.5万场,刷新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和首映日总场次两项纪录。
9月18日下午4点20分,雅安万达影城,刚刚结束观影的市民从影院陆续走出,面色凝重。雅安万达影城当日排片39场,截至该场次结束,观影人数已经达到了1628人/次。
“没有人可以忘记,也不能忘记。”市民张先生激动地说,“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就像电影片尾所说的,‘你若记得,我便活着’。”
《731》以平民王永章的视角展开,揭露了731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进行的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细菌战等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电影通过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语言,冷静而残酷地再现历史真相。日军以“科学”之名的系统性暴行,与受害者绝望而英勇的抗争形成强烈对比,令许多观众难以抑制情绪。
“观影中途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90后”市民陈晓说,“看得太难受了,但这就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历史。不忘历史,吾辈自强。”像她一样,很多年轻观众认为,这部电影不仅是一次观影体验,更是一节深刻的历史公开课。
电影选择在9月18日上映,片方显然有意强化国人对历史记忆的共鸣。不少单位、学校组织集体观影,许多家庭更是三代同堂一起走进影院。有教育工作者认为,电影《731》超越了一般商业片的娱乐功能,成为凝聚民族记忆、传递历史真相的重要载体。
市民刘平说:“影片没有刻意渲染仇恨,而是通过对史实的严肃还原,唤起观众对和平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
来源:生态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