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片子还没开画就炸了——猫眼数据显示其预售票房1.08亿,想看人数452.2万。
今天中午12点,《731》正式登陆全国影院。
这片子还没开画就炸了——猫眼数据显示其预售票房1.08亿,想看人数452.2万。
昨晚首映现场流出的视频:导演赵林山哭到说不下去,观众席抽泣声连成片,散场后有人发朋友圈说"看完三天缓不过来"。
光看预告就够瘆人:焚尸炉、冻伤实验、活体解剖...全是731部队真实罪证还原。
导演组采访里说过,连"内脏堆积成山"的镜头都有陈列馆档案佐证。
但真正让观众破防的,是孙茜演的那个只有编号"林素贤"——89年前,她真可能是某个孩子的妈。
有人说这是"年度必看",也有人骂"贩卖苦难"。
微博上吵得最凶的两条:一条夸"终于有电影敢拍这段了",转发8万+;另一条说"血腥画面太多像恐怖片",点赞6万。
其实两边都没说错——这片确实够痛,但问题就在于:历史本来就不是爽文。
比起老版《黑太阳》,新版最大不同是找了"中国第一编剧"刘恒操刀。
这人写过《菊豆》,最擅长把大历史碾碎了塞进小人物的命里。
所以你能看到小贩王永章被骗进731的完整链条:从"配合体检换自由"的谎话,到最终变成解剖台上的数字。
这种拍法比单纯展示暴行更诛心——它让你看清恶是怎么一步步吃人的。
有个细节特别值得玩:片方特意在海报标了"18岁以下慎看"。
这操作很罕见,但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了实话:"真实历史比电影残酷十倍。"
当年那些实验报告现在还能查到,受害者被注入鼠疫菌后,军医会记录他们"几小时开始抽搐""几天内死亡"。
这些档案在东京审判时差点被美军当筹码换走,是咱们拼死保下来的。
这片选9.18上映明显带着态度。
但有意思的是,它同期还在澳新、美加上映——要知道西方对731的认知远不如纳粹集中营。
导演组采访透露,海外版特意加了学术注释,就怕被人说"政治宣传"。
结果澳洲媒体试映会后,有记者写:"看完才知道日本在亚洲搞了多少个731。"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票房能不能破百亿。
说实话难度很大(国内影史冠军《长津湖》57亿),但观众用脚投票已经说明问题:这片首日排片占比高达37%,很多影院临时加开场次。
哈尔滨有家影院经理说:"下午场全满,大爷大妈组团来看,结束时有老太太对着银幕鞠躬。"
说到底,《731》的火爆根本不是电影之争,而是集体记忆的争夺战。
当有人拼命想抹掉历史时,能把罪恶钉在胶片上或许就是最好的反抗。
就像导演哭着重现的那句话:"让影院变成法庭,每个人都是审判者。"
来源:罗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