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票房破2亿!官方发布郑重声明,日本议员呼吁政府认侵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21:38 2

摘要:我会以第二篇文案“风格A”的特点为依据,用更贴近生活的叙述、细致的场景刻画和自然的情感流露,对第一篇文章进行润色改写,让内容更具烟火气,消除AI写作痕迹。

我会以第二篇文案“风格A”的特点为依据,用更贴近生活的叙述、细致的场景刻画和自然的情感流露,对第一篇文章进行润色改写,让内容更具烟火气,消除AI写作痕迹。

九一八这天,2亿票房背后不只是电影,有人盗摄牟利,有人在日本国会拍了桌子

文|豆包编辑|豆包

9月18号早上九点多,哈尔滨平房区那座731纪念馆前,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对着石碑慢慢鞠躬。他们弯腰的动作有点慢,手还轻轻扶着碑沿,像是怕碰碎了什么珍贵的东西。

同一时候,全国几十家影院里,刚坐下的观众很快就屏住了呼吸。银幕上,小贩王永章被两个日本兵拽着胳膊往卡车上塞,他袖口磨破的棉絮被风刮起来,飘了一下就落了,像片没人捡的雪花。

这是电影《731》上映当天的两个小片段。等时间走到下午两点零一分,猫眼APP上跳出个数字——票房破2亿了。五个小时卖两亿,朋友圈里有人说这是观众用票房投票,可没等大家多聊几句,制片方的声明就急匆匆发了出来。

声明里说的事儿真让人心里堵得慌。有人在影院里偷偷举着手机盗摄,还有人直接开直播,把那些该安安静静放在胶片里的镜头,切成一段段挂在网上赚流量。这些人大概没琢磨过,银幕上被绑在实验台上的人,不是编出来的角色,是当年真真切切遭了罪的中国人。盗摄的每一帧画面,都该连着良心的秤砣,可他们眼里好像只看见能换多少钱。

其实《731》上映前,不少人都捏着把汗。这种题材不好拍,拍轻了是对历史不尊重,拍重了又怕观众受不住。但从影院里的反应看,大家是认这份心的。有人看到冻伤实验那段,悄悄掏纸巾抹眼泪;有人散场后没走,盯着片尾滚动的史料照片发呆。猫眼后台的数据更实在,上映首日就破了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纪录,还拿了三十多个里程碑,连今年九月的战争片票房冠军都拿下了。这些数字不是冷的,是观众用脚投票,告诉那些为历史发声的人:你们没白忙活。

可电影里的故事,远没史料里的残酷来得沉。王永章的原型们,当年被日军抓进“特设监狱”时,大多抱着“配合检查就能回家”的念想。他们哪知道,所谓的“健康检查”,是零下几十度的冻伤实验,是灌进肺里的毒气,是连麻药都没有的活体解剖。有份藏在日本防卫研究所的档案里写着,陆军军医中佐池田苗夫记录过,用致命毒气做实验时,受害者会神经错乱、不停呕吐,而他就站在旁边一笔一划写报告。这些字哪是墨水写的,是一条条人命熬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今年三月和四月,日本参议院有个叫山添拓的议员,在国会里两回拍了桌子。他拿着史料质问政府,为啥不承认731部队的罪行。第一次他掏的是《战史丛书》,里面引了侵华日军参谋井本雄男的日记,把细菌战的细节写得明明白白。可日本政府说,这是个人日记,没法确认是不是真的,还拿“个人隐私”当借口,不肯公开。

山添拓没罢休,第二次又带了新东西——池田苗夫的记录。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这份文件存放在防卫省,是正经的公文书,池田本人就是731的人,还有啥好抵赖的?结果防卫大臣中谷元就轻飘飘说了句,政府没法判断内容真假。这话听着没分量,其实是把历史往泥里踩。

“九一八”那天,总台记者采访山添拓,他说的话挺实在。他说日本政府明明知道731部队存在,却总说“找不到详细资料”,这就是欺骗。他还说,自己在国会较真,不是想跟谁吵架,是希望更多日本老百姓知道,他们国家过去干过啥荒唐事。只有把历史摊开了看,才能跟亚洲邻国好好相处。

这话让我想起影院里看到的一个细节。有个大概十岁的孩子,看完电影拉着妈妈的手问,那些坏人后来受到惩罚了吗?妈妈没直接回答,只是指着片尾的一行字:“本片部分情节基于真实史料改编”。孩子没再追问,可那双盯着银幕的眼睛,亮得让人心里发暖。

现在网上还有人吵,说拍这类电影是“贩卖苦难”。可他们没想想,要是没人拍、没人看,那些躺在史料里的名字,会不会慢慢被忘了?就像哈尔滨平房区纪念馆里的石碑,要是没人去鞠躬,上面的字会不会被风吹雨打,最后模糊成一片?

盗摄的人还在删了又发,日本政府还在找借口敷衍,可影院里的灯亮了又暗,总有观众愿意坐下来,听那些不该被忘记的故事。山添拓在日本国会里的声音可能还很孤单,但至少他站出来了。就像《731》的票房破2亿,不只是数字好看,是有人在用这种方式说:我们没忘。

晚上走出影院时,街边的路灯亮了。想起电影里王永章最后说的一句话,他被推进实验室前,对着铁窗外面喊:“记着啊,别让下辈子的人再遭这罪。”这话不是台词,是给我们所有人的提醒。

来源:玖玥的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