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新闻网、鲁中晨报、环球时报、央视新闻、红星新闻】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新闻网、鲁中晨报、环球时报、央视新闻、红星新闻】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说到近段时间爆火的电影,那么《731》绝对榜上有名。
这部影片从筹备起就收获了无数网友关注。
自上映以来,影片更是凭借极度还原的内容,迅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
而电影首映就直接打破多项纪录,甚至首日票房就直接超过3亿。
甚至有关这部影片在各大平台的相关话题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
不过,却有不少网友直言,《731》之所以能爆火的关键在于它踩中了我国文化的3个“隐藏规则”。
《731》近段时间的爆火程度可以说是有目共睹。
毕竟,该影片上映首日就直接拿下了内地首映日总场次的桂冠。
但在这亮眼成绩的背后,导演赵林山可是下了大功夫。
要知道,这部影片从选题到上映足足花费了11年的时间。
这几乎是导演赵林山半生的心血倾注。
在这11年里,他为了电影突破了无数困难,只为还原最真实的历史场景。
而在这段时间里,赵林山更是多次赴日搜集史料,甚至这一过程持续了近6年。
事实上,如何从海量的史料中找到重点并进行电影创作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
偏偏赵林山还是坚持了下来,成功让一部出色的电影呈现在大众眼前。
并且他收集到的资料还一度被其捐给了罪证陈列馆,让众人了解这段历史。
可这竟然还没完。
谁能想到,影片中“剖腹取婴”的孩子竟是由赵林山出生没多久的女儿客串的。
原来,在拍摄这段剧情时,原本是打算用仿真娃娃进行演绎。
可仿真娃娃在镜头前的表现始终达不到预期效果。
最终,赵林山和妻子商量后,决定让女儿来客串这个角色。
除此之外,赵林山在其他演员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看法。
在《731》上映后,有消息称剧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扮演。
对于这一情况,大众纷纷表示好奇。
据赵林山透露,他认为日本民族的特质是外人难以准确呈现的。
为此,他即便目标艰难,却还是组建了一队合适的日籍演员阵容。
或许也正是赵林山的这种真诚,让这部影片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他用自己的真情去换取大众的真情,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也难怪有网友表示,“真情换真情”是对这部影片最贴切的形容。
不过除了创作团队的真诚,这部影片还凭借自己的“特殊”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对于大众来说,《731》无疑有着很高的“可看性”。
而这种“可看性”的背后其实离不开它的“特殊”。
毕竟,在我国的影视史上很少出现这样惨烈情景的作品。
该影片打破了传统影视题材的一些常规,将一段沉重的历史血淋淋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种“特殊”不仅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更体现以近乎纪实的风格展示历史的残酷与真实。
面对这样的内容,无疑会让观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但这部影片也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特殊”的题材,影片此前曾计划预映却被突然撤档。
这也说明这一题材的特殊性,让影片在筹备和上映过程中遭遇了不少波折。
尽管如此,它依然凭借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赢得了广泛关注。
不过,该影片爆火的背后其实也在于他对历史的高度还原。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听过“731部队”这个名字。
毕竟,这一部队当初的种种残忍行径至今仍让人不寒而栗。
而《731》却凭借多年的努力很大程度的向大众还原了这段历史。
这种还原,将抽象的历史文字具象化,让观众得以 “沉浸式” 地直面那段黑暗历史。
并且这样的“回顾”也在现实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就拿前不久电影首映礼发生的一起事件来说,就让这段史料有了很好地补充。
近日,一位美国小伙在首映礼现场捐赠了和“731”有关的史料。
这一行为无疑让我们能更为深刻地去了解这段历史。
此外,随着《731》的上映,也有一些来自日本的声音呼吁影片在该国上映。
甚至有一些日本网友还公开表示应正视这段历史,“并进行谢罪”。
可见,这段“特殊”历史所引发的反响已经跨越国界,让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开始重新思考。
并且还有一部分网友表示《731》的爆火,它的“特殊”要占很大原因。
当然,除此之外,《731》火爆现象还离不开它引发的情感共鸣。
在历史的长河中,“731部队”的那些行为无疑是大众心上的一道伤痕。
更不必说,这段痛苦记忆还“遭遇”了对大众十分特殊的日子。
近日,《731》在本月18日这一特殊日子上映,一举成为了大众的注意中心。
毕竟,“918”这一特殊日子作为那场难以忘却的战争开端,承载着无数国人的伤痛。
在这样的日子上映《731》,无疑更加强化了影片的情感冲击力。
而该影片这种触动人心的力量也让观众在震撼之余,不禁陷入深深地思考。
这一点在哈尔滨的部分观众身上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影片首映当日,不少哈尔滨民众现身影院观看该影片。
散场后,不少观众还久久不愿离去,似乎是在消化影片的内容。
他们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着对那段历史的铭记,也让人们看到了这部电影引发的共鸣。
不怪网友会认为“情感共鸣”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
但也有不少网友直言,《731》之所以能爆火的关键在于它踩中了我国文化的3个“隐藏规则”。
首先就是“真诚以待”,该影片创作团队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极大程度的还原历史。
这样真诚的态度恰恰契合了中国人对于历史题材的期待,让大众不仅用真心来回应这份付出。
其次是“题材特殊”,《731》对那段痛苦历史的深刻呈现,也让大众渴望通过这样的影片去了解过去。
这样“特殊”的题材显然满足了中国人对历史真相的探寻欲。
最后是“情感共鸣”,《731》对过往的刻画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这样的情感触动很容易的引起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份“家国情怀”,让大众从心底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或许也正是这份全方位地出色,让影片具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这份力量,也促使电影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让它能在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一炮而红。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有深度的作品问世,为观众带来更多触动。
同时也希望大众能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731》的走红,从来不只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集体觉醒。
在今天,《731》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它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历史的伤痕或许会随时间淡去,但民族的精神血脉必须代代相传。
唯有铭记过去,才能珍惜当下,才能汲取历史的力量去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希望大众可以铭记历史,让历史的警钟在心中长鸣。
同时,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唤起民族共鸣的优秀作品涌现,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你对《731》这部影片有什么看法?
来源:维京晋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