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映日军罪证的电影《731》刚上映,就连续破了十几项纪录,成为了9月份最受关注的电影。
“向前看,别回头,门口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
反映日军罪证的电影《731》刚上映,就连续破了十几项纪录,成为了9月份最受关注的电影。
首日的票房预测,从早上的3亿,一路提升到了现在的3.3亿,这个成绩算是春节档过后,最好的单日票房成绩了。
既然万众期待,院线自然是不敢小觑的,在首日就拿出了最大的排面,排片70%以上,几乎分掉了一大半的蛋糕。
官媒轮番做宣发,豆瓣控评。
小编前几天就说了,电影的热度,排面都有了,只有导演赵林山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了。
01,
但往往你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电影在上映之后,争议就没有断过。
总体来说,网友们的评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有很多说好的,无非就是该片创作11年不容易,特别是在经历了取证,拍摄,被举报等一波三折之后,能够上映已经是成功了。
只为了电影的意义和爱国情怀,就应该走进电影院观看。
而很多不喜欢的观众们,也觉得,我们爱国,但爱情情怀和主旋律不该成为电影拍不好的“遮羞布”。
毕竟,导演的能力有高有低,但是要走进电影院,让大家真金白银地掏腰包,至少电影必须拍摄好,要不然大家都去看免费的纪录片就好,谁还会耽搁时间去给烂片买单?
一时之间,豆瓣上呈现了“五星大战一星”的态势。
如果豆瓣敢开分的话,那必然是“E字型”的形状了,很难想象,一部爱国历史片,竟然会演变成为类似于饭圈的“粉黑”大战。
没有过几个小时,片方还在微博上写下了一则声明,大意就是电影是“创作严谨,内容严肃”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可以恶搞,滥用,或者是用作其他的商业化用途。
单看这一则声明,倒也没有什么。
因为今天电影的很多正片的截图和内容都被传播到了网上,很多不喜欢的网友们开始了“花式吐槽”,我想,片方可能是针对这些进行的维权吧。
不过,在评论区,网友们不管什么侵权不侵权的,反而直指电影的内容质量,说电影配不上“内容严肃,严谨”的字眼。
还大喊着让片方给“退钱”。
吐槽声音,一路上占领了高赞评论区,片方的微博已经沦陷了,渐渐有点翻车的趋势了, 看来,电影想要扭转现在的不利口碑,已经是相当困难了。
02,
总体来说,我个人的感受是,电影的立意没有问题,导演和创作团队也没有像管虎那样“歪屁股”。
作为战争题材,“不歪屁股”,立场坚定是基础。
电影呈现出来的日军的罪恶确实是罄竹难书的,并没有给他们洗白,这一点,倒是有点像《南京照相馆》。
但说到完成度,确实有很多不严谨和不完美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叙事的稀碎。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是需要塑造和刻画人物的,而并非仅仅是呈现和剪辑。
但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前后很“割裂”,叙事云里雾里的。
感觉赵林山想要表达的很多,以致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抓不到叙事的主线了,因此,大家会觉得讲得很散,很难吸引人走进剧情中。
再者,姜武出演的主角,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和比例。
但是到了后面,却上演了中国版的“越狱”,男主buff拉满,这恰恰是西方好莱坞的叙事方式,弱化了集体主义和大团结精神。
暑期档的《南京照相馆》之所以备受好评,就是因为抓住了老百姓的视觉,并非是用猎奇,血腥的视觉元素去吸引眼球,而是呈现了老百姓最为朴素,质朴的情感,“内里”比“外表”要丰盈。
再者,《731》预告中的猎奇素材和大尺度内容,在电影中呈现得并不多,本质还是披着爱国外壳的“密室大逃亡”电影。
因此,该片才会有“首日3亿,预测13亿”的较为奇怪的票房走势。
热度决定开画票房,而过硬的口碑才是票房发酵的真续航。
来源:力力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