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当年正得发邪、肘击500人的小女孩这么能打?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1-19 22:36 1

摘要:虽然民国时期戏曲演员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在普通人的眼中还是没有区别。

|xy

“看完后我都想让生产队的驴歇着,我来帮它旋两亩地。”

这是不少网友看完《渡江》之后对于作品的评价。

刘俊英饰演的“水莲”让当代死气沉沉的年轻人自愧不如。

跨世纪的“雄鹰展翅”也成为网络热梗。

《渡口》是以河北梆子这种曲艺形式改编而成的样板戏电影。

整个电影时长总共不过40分钟,内容却十分深刻。

它讲述了水莲放学归来后替爷爷在河边摆渡的故事。

在此过程中,她却意外遇到了阶级敌人。

对方觉得她是个幼稚的小孩子,所以让她帮忙渡河。

结果水莲却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反将对方抓获。

在网友的“恶搞”下,水莲与爷爷迅速火遍全网。

水莲出场时,眼睛清澈明亮,一副气血很足的样子。

她迈着大踏步蹦蹦跳跳地入场,胳膊比军队检阅时抬得还高。

由于走到爷爷身边的步伐特别刚健有力,被网友戏称为:

“走路两分钟,肘击500人。”

水莲扎着双马尾,戴着红领巾,不施粉黛也红光满面。

那正气十足的眼神和动作宛如从语文课本封面走出来似的。

活力四射的状态相较于当代一起床就两眼一黑的年轻人来说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爷爷常说的“水莲呐”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也被网友误认为“水莲娜”。

网友纷纷疑惑:

“那时候就有这么洋气的名字了吗?”

截取的片段中爷爷把水莲比作“小燕儿”也引发了不少误会。

这个称呼差点让观众以为水莲的角色名字叫小燕儿。

其实只是因为爷爷担心她,表示她还没有经过风吹雨打。

可水莲却中气十足地回答道:

“我才不是小燕呢,我是——雄鹰展翅。”

配合上她那一套旋转跳跃的高难度动作,爷爷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好!好!好!”

每一个动作都是让当代人可以动用医保的程度。

难怪情节如此老套,大家却还是对它那么感兴趣。

该片段在网络引发热议的时候,水莲的扮演者也备受关注。

戏曲成为一生所爱

刘俊英是地道的天津人,出生于1939年。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所处的环境而对梆子戏格外感兴趣。

她家对面就是一个以梆子戏闻名的戏院。

刘俊英连票都不用买,只要趴在他们的窗台就能“白嫖”。

在戏院的熏陶下,她也有了学习梆子戏的想法。

她兴致勃勃地向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了拒绝。

毕竟在封建时代的时候,“戏子”属于下九流,地位很低。

虽然民国时期戏曲演员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在普通人的眼中还是没有区别。

刘俊英依旧每天去看戏,等到大半夜结束了才回家。

为了让她好好学习,母亲不知道打骂了她多少次。

可她总是“记吃不记打”,被揍完了还是坚持去看戏。

在她12岁的时候,有剧团来到了天津招收学员。

当时刘俊英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背着父母报了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曲艺行业讲究“童子功”,大多数都是年纪特别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

刘俊英当时已经算是“大龄新人”了,但她反而很受人喜欢。

因为她的天赋好、悟性高,简直是天生吃这碗饭的料子。

而且在学戏的过程中还特别愿意下功夫,从不喊苦喊累。

她还拜了当时河北梆子著名老生演员银达子为义父。

银达子对她却比其他人对她的训练更加严格。

“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

无论寒冬酷暑,她都要每天五点起床练基本功。

还会和其他小演员一起被带到河边吊嗓,结束后再练基本功。

在这样的高强度训练下,刘俊英也有了极大的进步。

长江后浪推前浪,她很快成长为剧团的“台柱子”。

她所呈现出来的《白蛇传》等戏曲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剧团为刘俊英量身打造的《荀灌娘》更是让她名扬天下。

就连国家元首都多次专门接见她,还点名要听这出戏。

刘俊英在戏曲上的造诣之深刻,从这里就可见一斑。

有一次首长们在北戴河举行会议,还点名让小百花剧团去表演。

三场戏中周总理尤其喜欢《喜荣归》,特意让刘俊英唱了两遍。

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毛主席点了一出《春秋配》中的《捡柴》。

只可惜,那是刘俊英最后一次为毛主席唱戏。

十年结束,将河北梆子传承下去成了她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到1976年的时候,刘俊英带着河北梆子强势回归。

起初,她担心观众无法接受,所以只表演了一些经典曲目。

《窦娥冤》《蝴蝶杯》等都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

看到观众的反响如此热烈,刘俊英有了更多的信心来创作。

她吸纳了其他剧种的优点和唱腔,将其融合到河北梆子中。

由此创作出了《关羽认妻》等全新的曲目。

而河北梆子的内容和风格也更加成熟和完善。

有传言说刘俊英早几十年就已经去美国发展了。

但其实她一直在国内为河北梆子的发展做出努力。

她也收了徒弟,这项非遗技艺终于后继有人。

刘俊英65岁的时候,天津某戏曲学校邀请她去教学。

在她的培养下,不少对戏曲感兴趣的人才都加入了这支队伍。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著名演员杨丽萍等人都是她的亲传弟子。

直至2021年,她还收了一个新徒弟——刘红雁。

她一直奔走在河北梆子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结语

刘俊英老师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戏曲行业。

这样的执着和专注是值得现代年轻人学习和敬佩的。

《渡口》的鬼畜片段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是“亵渎艺术”。

但它的爆火也让更多人了解了河北梆子这门曲艺。

也许这种方式看上去很搞笑,但它的确将非遗宣传了出去。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推陈出新”呢?

新华网:卫梆子有传承 刘俊英收新徒

北方网:主席听不够天津小百花

人民网:河北梆子艺术薪火相传 杨丽萍收徒拜师专场在天津举行

来源:刺激实战教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