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爱国题材搞投机,为什么我不推荐《731》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3:31 1

摘要:电影《731》与其说是还原历史,倒不如说导演借着731部队的名号拍了一场不伦不类的剧本杀。白白浪费了这个好题材!

电影《731》与其说是还原历史,倒不如说导演借着731部队的名号拍了一场不伦不类的剧本杀。白白浪费了这个好题材!

9月18号早上,我赶早去看了电影《731》的第一场。

老实说看完以后我非常失望。

导演把一个很好的题材拍成了四不像,既没有拍出日本鬼子的残忍,也没拍出牢房里各国囚犯的不屈抗争,还有很多魔改过的历史,添加得莫名其妙的场景,一大堆象征性表达让观众看得一头问号。我只能给6.5分不能再多了。

而且更坏观感的是,片方在宣传时总有一些有意无意“卖惨”的声音,如果不是因为这片子还是拍了一些731部队惨无人道的实验内容,骂了没人性的鬼子几句,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它不及格。

整个电影故事与其说是还原731部队的历史,倒不如说是主角姜武饰演的王永章参加了一场名为731的剧本杀,主题是越狱。

主创们说电影的重点是真实,每一个桥段都是有原型的。

的确,电影中间展现了一些731部队残忍和囚犯们反抗的桥段,好好的故事照实拍就能有感染力,但是,这个导演却愣是给你魔改得一塌糊涂。

你对照森村诚一描写731部队的纪实文学《恶魔的饱食》的记载就会发现,导演对故事的把控能力,还不如这个日本作家。

举个例子。

一开始731部队的牢房是单人牢房,但后来送来的人太多,一间牢房要塞进去3、4个人,鬼子就突然想到,这是实验集体感染的好机会,就把人抓来注射鼠疫菌,然后再把人放进牢房里,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被感染的。

结果他们发现,被关进来的有很多是知识分子,懂怎么预防感染。他们投放的病菌好些都失败了。只有肺鼠疫2、3天就能传染到同病房的人。

可到了电影里,这个桥段就变成了感染者被送回牢房后,牢房里的人迅速用布料堵住了自己的口鼻,用硫磺隔离开病号,然后让主角王永章找到石井四郎的药材重地,帮他们拿回了一堆中药药材,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说导演他扯淡吧,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可你要说他尊重事实吧,主角王永章找药材这个过程完全就是天方夜谭,闹着玩一样,那地方哪里会有药材给你?

甚至,那个石井四郎放满了药材的重地结构是类似这样圆形的,像个大书房一样:

比如根据731部队成员后来的描述,牢房里确实发生过暴动。

记载中是这样的,当时的日本鬼子发现,不同牢房之间有一个秘密联络网络,他们有一次把掺有伤寒菌的糖包送到牢房里实验,但是他们发现所有的人都不动手去拿。

因为有经验的人发现有问题之后,立马用信号通知了所有人——“糖包很可能掺有细菌”。

鬼子很紧张,就把他们认为是领头的人一个个抓出来实验,杀掉。

但他们发现杀了也没用,新来的人会迅速从临死的人手里接过信号传递方式,这个通信网从来没断过,杀完人之后鬼子也会到牢房里仔仔细细地搜,但他们什么也没发现。

鬼子是百思不得其解。

1945年6月上旬,有一间牢房里的俄国人对看守说,有一个人生病了,很痛苦。看守从小窗子看过去,发现一个人手压着胸部正在难受地呻吟,另一个俄国人在旁边安慰他。

看守没感觉出异常,就打开了牢房进去,但实际上他们悄悄解开了手铐。

那个装病的突然一跃而起扑向了看守,另一个从身后抱住了他的腰,用铁锁狠狠打他的头,抢走了钥匙。731牢房的锁孔都是一样的,一把钥匙能开所有的门。

看守连滚带爬跑出牢房喊人,这几个俄国人赶紧用钥匙打开了所有牢房,让大伙儿一起往外冲。

731部队养了一个特别班,这个班里都是日本农村来的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专门用来对付这种场面的,听到消息立刻出动。

单人牢房和楼梯之间有一个铁门,鬼子控制了铁门,大家就算出了牢房,也出不了这一层。

带头抢钥匙的那个俄国人很愤怒,对着日本鬼子的俄语翻译喊话,说你们日本人都是胆小鬼,如果再把我们当做豚鼠来进行残酷的实验,还不如把我们杀了!

特别班的鬼子用枪威胁,“老老实实回牢房去,还能保住你的命!”

俄国人张开双臂,指着自己胸口喊,“要开枪,就往这里打!”

“好,就让这家伙见鬼去吧!”

一个特别班的鬼子开枪当场杀了这个俄国人,吓住了其他人。在平息事态之后又给牢房里放毒气毒死了其他跟着反抗的人。

后来一个参与的鬼子回忆说,“尽管我们用子弹堵住了他的嘴,但却完全被这个被剥夺了自由的、赤手空拳的人所压倒。大家默默地感到,‘我方无正义’,一回想起那时的情景,至今夜间仍然难以入眠。”

可是到了电影里,这场暴动变成了和主角同一牢房的,王志文饰演的012号因为不想被日本人叫编号,坚持要喊自己的名字,就被日本女军官杀了,这个前期铺垫了很久的角色,死得莫名其妙。

和主角同一牢房的少年孙明亮会变戏法,他和负责看守的日本少年玩耍的时候偷走了钥匙,让王永章救大伙儿。

大伙儿被救出牢房之后用了一段大家兴高采烈的段落表达越狱的喜悦。这段里孙明亮还是飞起来的,让人不知所云。和整个电影的严肃基调格格不入。

整个过程你看不到他们有什么计划,看不到他们有什么抗争精神,都不如纪实文学这短短的几段描写打动人。

主角带领大家越狱失败后,被鬼子抓了起来,实验搭载鼠疫菌的气球炸弹的效果。

这一段在历史上也真的发生过,但细节同样和电影里差别很大。

1945年战争结束的两三个月前,鬼子在安达特设实验场进行鼠疫弹的感染实验。拉来了40个人,绑在十字架上面,每个十字架相隔30米。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铁帽、穿着铁板胸挡,鬼子这样做不是出于好心,而是避免在病菌感染之前,鼠疫弹的弹片就把这些人炸死。

731部队的成员在上风3公里的地方,用望远镜观察实验情况,保证自己绝对安全。

但是实验中,一个人突然挣脱了十字架,解开了绳索。他没有独自逃命,而是马上去帮同伴解绳子,那个被救的人也一样,很快40个人都被解开了。

这边看着的日本鬼子大惊失色,但他们人在3公里之外,而且也没有带武器。

这时候有一个日本宪兵想到了什么,冲到运输班的汽车那里,跳上汽车追着逃命的那40个人跑。

实验场是平地,方圆10公里什么遮挡也没有,人在雪地里是跑不过汽车的。

鬼子就一个一个把这40个人全部轧死了,到最后汽车的保险杠和轮胎上全是血、头发和衣服碎片,满场都是窒息的血腥味。

到了电影里,这段变成了日本鬼子把越狱失败的大伙儿都绑在十字架上,还给一批日本人注射了抗鼠疫的血清,然后用气球搭载着鼠疫炸弹往下丢,同时测试鼠疫和血清的作用。

王永章挣脱了十字架,救下了大伙儿。鬼子神速赶到,用枪和火焰把大伙烧杀以后丢到了中间的大坑里。

结果,孙明亮和王永章,还有不少人都没死,他们从大坑里站了起来,因为大坑太深,众人就一个接着一个搭成人梯让少年孙明亮爬出去。

孙明亮每爬一个人,这个人就报出自己的名字和国籍,有中国人、俄国人、朝鲜人、蒙古人等等。

就在你以为这段是想艺术化一点,纪念当年所有被731部队残害的各国人民,给大家一个浪漫化的结尾时,孙明亮爬出大坑后,被鬼子直接一枪打中了胸膛,大伙儿最终还是一个都没能跑掉,全部被鬼子杀害。

看到这里观众会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还有那个日本女军官的服化道问题,电影剪辑节奏稀碎的问题,好好一个故事被拆得七零八落,观感很差。

老实说,历史上被送到731部队做实验材料的人,没有一个活着逃出来的,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反抗。

一场失败的反抗,难免会让观众看得觉得绝望,心里堵得慌。

但是,失败的反抗,也有很多办法可以拍出抗争者的智慧和不屈。

举个例子,731部队有个摄影班的人,1942年的时候闲得没事跟一个关押的共产党聊天。

这人说“日军很强大吧”。

可那个共产党用很低但坚定的语气说,“目前的势头虽然不错,但是,再过两年,日军就得统统完蛋,必定失败。这是因为日本打的是一场坏战争,坏战争必定失败!坏战争使日本不断树敌,失去朋友。在日本人中,田中义一是历史上最坏的人。”

这个田中义一是1927年到1929年的日本首相,“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这句臭名昭著的话就是他给天皇的报告里说的,就是这人定下了日本侵华的基调。

这个摄影班的人听了以后勃然变色,心想你这个马路大居然敢骂我们的前首相,他就追问:“那么在你看来,日本人中谁是好人呢?”

那个共产党说:“现在叫野坂的一位日本革命家,已来到了延安,还有一位叫德田什么的人,据说眼下正被关在日本监狱里,这两个人都是优秀的日本人”。

这个鬼子听了以后冷笑一声,因为他从未听过这两个名字。对这个共产党的话不以为然。

结果战后这人回日本后,有一天他突然在报纸上看到“野坂参三先生回到国内”,他突然想起来当年和那个共产党的谈话,所谓德田就是日本共产党的德田球一吧。

当时日本正在闹民主运动,日共在这期间名声大噪,有很多拥护者,德田球一的名字在日本闻名遐迩。

最后这个鬼子只能承认:“马路大对战争前景和结局的预见,真令我感叹不已!”

到了日本战败,731部队要撤退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干的事天怒人怨,所以在临走前销毁了大量证据。

牢房里还有几十个人没死,他们就用毒气把剩下的人全部杀害,再让特别班的人一个个检查,没死透的补枪,最后送到焚尸炉毁尸灭迹。

陈列室里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的人头、内脏标本什么的全部扔进松花江。牢房也要安装炸药全部爆破掉,不能留下痕迹。

可是,当731部队的人拿着铁镐和铁锹走进单人牢房的时候,都被吓得呆立不动了。

他们看到单人牢房已经剥落的水泥墙面上,闪耀着满满一墙黑紫色的大字: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监狱里没有笔墨,一看就知道这是关在牢房里的人用自己的鲜血,躲开看守的监视,为了鼓舞后来的人不要放弃,要坚持为民族解放和维护我们的尊严而抗争到底,含着满腔的热血和愤怒,一笔一划写下来的。

731部队的人回忆说:

“我不懂得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主义思想,但是,却受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冲击,我直感到,世界上竟还有在最后时刻仍保持着如此信念的人,他们不是‘马路大’,而是勇敢的人。”

他们停下了挖爆破坑的作业,在墙壁前面默默地呆了一会儿。

这些细节哪怕隔了80年的时光,现在读来,依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

可导演放弃了这些有资料有出处的细节,把这个越狱过程拍成了一个毫无逻辑的主角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实在是浪费了一个极好的题材。

相比之下,还是更推荐大家去看同题材的《黑太阳731》,或者去参观一趟731罪证陈列馆。

来源:毒舌的南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