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刚开播不到一天,让人作呕的事情发生了,有人竟然用实验室干净来抨击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03:33 1

摘要:电影《731》上映第一天,哈尔滨首映礼上导演赵林山说话时候声音都在抖,他说“首映必须在哈尔滨,对那些逝去的人,是一种告慰”。 台下观众没人低头看手机,没人交头接耳,电影放完的时候,有人拳头攥得发白,有人手抖着发朋友圈说“心里堵得说不出话”。

电影《731》上映第一天,哈尔滨首映礼上导演赵林山说话时候声音都在抖,他说“首映必须在哈尔滨,对那些逝去的人,是一种告慰”。 台下观众没人低头看手机,没人交头接耳,电影放完的时候,有人拳头攥得发白,有人手抖着发朋友圈说“心里堵得说不出话”。

然后我就看到网上冒出来一堆人说“实验室太干净了,不真实”。 我当时就愣了下,这帮人是不是根本没做功课啊? 真实的历史记录里,731部队的实验室确实就是那么干净,甚至全楼都是抽水马桶,因为细菌研究需要无菌环境啊。 石井四郎那个变态就觉得细菌战成功要靠无菌环境,所以砸钱建了亚洲顶尖的实验室。 这些批评的人压根不了解历史,就急着跳出来指手画脚。

还有人说什么“电影太血腥,会吓坏孩子”。这话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就站不住脚。 731部队当年可没管过是不是孩子,在哈尔滨的实验室里,多少孩子被注射病毒后痛苦死去,他们的哭声比任何电影画面都更让人心碎。 而且电影海报和预告片都明确标注了“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家长自己不带孩子去看不就行了?

电影里那个冻伤实验的场景看得我浑身发冷。 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受害者被绑在室外,日军研究人员就那么冷漠地记录人体组织在不同温度下的冻结状态。 这还不是最残忍的,活体解剖那个画面才叫真的窒息,据说一些受害者甚至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被解剖,连麻药都不打。 导演赵林山说他们拍的不是电影,是历史的证据,这话我真信,因为每个镜头都在拷问观众的良心。

我看到猫眼数据说这片子首日场次超25.7万场,刷新了中国影史纪录,预售票房冲上1.57亿,想看人数突破450万。 这么多人关注,说明大家不是真的麻木,还是想知道历史真相的。 在武汉首映场,湖北大学法律学院的那些同学看完电影眼角泛红,久久不愿离开影厅。 还有个叫陈丽娟的观众说心里像被揪着一样疼,更体会到“国家强大才是人民的依靠”。

但是日本那边呢? 日本政府到现在都不道歉,还老是想篡改教科书、否认731部队存在,有些政客还去参拜靖国神社。 不过也有日本网友在中国驻日大使馆的帖子下面留言说“请在日本上映! ”“我们必须看到真实的历史”。 这说明日本普通人也有想了解真相的,不是所有人都被政府忽悠了。

讽刺的是,731部队的成员穿着白大褂,在光洁的实验室里干着最肮脏的勾当。 他们担心细菌泄漏危及自身,却毫不犹豫地向中国平民散播鼠疫、霍乱这些致命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731部队生产的细菌武器至少导致20万中国平民死亡。 这座细菌实验魔窟表面看着像高级旅馆,内里却是人类文明最肮脏的淤积物。

那些拿着“实验室太干净”这种借口来批评电影的人,根本就没抓住重点。就像奥斯维辛集中营也有整洁的营房和优美的音乐,但这能减轻它的罪孽吗? 显然不能。 真正该关注的是罪行本身,而不是犯罪环境的外观。

电影《731》选择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上映,肯定是有深意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短短几个月东三省就沦陷了,3000多万东北同胞当了十四年亡国奴。 2025年9月18日上午9时18分,电影在全国同步上映,多地影院片头还伴随防空警报。 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让人不由得想起那段惨痛的历史。

导演赵林山为这片子付出了11年心血,所有演员都是零片酬出演。 他们说在这种题材面前,片酬不值一提。 这种态度挺让人敬佩的,毕竟现在娱乐圈那么多捞钱的,能这么认真对待历史的人不多了。

不过我也理解为什么有人不敢看这部电影。 真的太残酷了,多数观众表示观影后“手抖”、“窒息”、“久久无法平静”。 片中有个长达十分钟的冻伤实验场景,看得人浑身发冷,有观众说“走出影院后,太阳晒着都觉得不真实”。 医学生看完后坦言:“动物实验都不忍,日军竟用活人!

电影全球上映的英文名很有意思,叫《EVIL UNBOUND》,直译过来就是“罪行无界”。 这名字起得真贴切,因为这种罪恶确实超越了国界。 影片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全球多地陆续上映,让血色记忆成为全人类的警示。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该怎么跟年轻一代讲这段历史呢?有些家长担心电影太血腥会吓坏孩子,但儿童心理学家说低龄儿童确实可能因过度血腥的画面产生恐惧,但这不意味着要回避历史。 家庭和学校应该通过筛选适龄内容、结合历史资料讲解、组织参观纪念馆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战争本质与人性的善恶。 一位网友说得好:“你的孩子可能被电影吓到,但战争不会管他是不是孩子。 ”

我记得观众毛家勤说电影用直观的镜头还原了历史真相,每个细节都在提醒着国人:这段浸满血泪的历史,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必须刻在民族记忆里的警示。希望所有中华儿女都能记住这段历史,“永远不能忘,也不敢忘”。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总有人想用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批评这样的电影呢? 他们说“实验室太干净”,说“太血腥”,说“影响中日关系”。 这些借口背后,是不是藏着某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暗流? 是不是有人故意想淡化历史罪行?或者说,我们是不是有时候太容易陷入表面细节的争论,而忽略了历史本质的残酷?

来源:副本Z-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