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决定去看《731》时,我心里揣着股说不出的忐忑。早就刷到过影评说“后劲极大”,也做好了面对残酷画面的准备,可当影院灯光暗下来,银幕上“731”三个黑色大字慢慢浮现时,那种从脚底窜上来的寒意,还是瞬间攥紧了我的心脏。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我几乎是攥着拳头看完
看完《731》,我攥着拳头走出了影院
说实话,决定去看《731》时,我心里揣着股说不出的忐忑。早就刷到过影评说“后劲极大”,也做好了面对残酷画面的准备,可当影院灯光暗下来,银幕上“731”三个黑色大字慢慢浮现时,那种从脚底窜上来的寒意,还是瞬间攥紧了我的心脏。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我几乎是攥着拳头看完的,散场后站在人来人往的影院门口,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脑子却还停留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半天缓不过神。
电影没走宏大叙事的路子,偏偏选了个叫小豆子的孩子当主角。开头那十几分钟,简直是往人心里塞了块糖,又狠狠敲碎。小豆子生活在哈尔滨郊区的小村落,镜头里全是金灿灿的麦田、飘着炊烟的土房,他和小伙伴小石头揣着烤土豆在田埂上疯跑,奶奶在门口喊着“回家吃饭”,阳光落在他们脸上,连汗珠都闪着光。我当时还偷偷想,这样的画面多暖啊,可下一秒,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就划破了宁静——日军的卡车卷着尘土闯进了村子,荷枪实弹的士兵把村民赶到晒谷场,喇叭里喊着“共建大东亚共荣圈”,枪口却死死顶着老人和孩子的头。
小豆子父母反抗的场景,我到现在一闭眼就浮现出来。他爸把镰刀紧紧握在手里,挡在门口嘶吼“别碰我家人”,他妈趁着混乱,把小豆子塞进柴房的草堆里,用手捂住他的嘴,眼泪滴在他脸上,冰凉冰凉的。“千万别出声,妈一定来接你”,这是他妈说的最后一句话。紧接着就是两声枪响,柴房外没了动静,小豆子咬着袖子不敢哭,肩膀却抖得像筛糠。那一刻,影院里静得能听见有人抽鼻子的声音,我旁边的姑娘拿出纸巾擦眼泪,我自己的手心也全是汗,心里堵得像塞了块大石头,喘不上气。
后来小豆子被拽出来时,一个日军军官用皮鞋踢了踢他的腿,皱着眉说“这孩子身子骨结实,留着有用”。很快,一块写着“731-986”的木牌挂在了他脖子上——在那些人眼里,这个才十岁的孩子不是人,是“实验材料”。进了731部队的营区,我才明白“地狱”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样的。高高的铁丝网通电作响,岗楼里的探照灯像鬼火一样扫来扫去,穿着白大褂的人面无表情地走过,身后跟着被铁链锁着的村民。小豆子被推进一间挤满人的木屋,空气中全是消毒水和血腥味,有人胳膊上缠着渗血的绷带,有人眼神空洞地盯着天花板,没人说话,只有偶尔传来的压抑的咳嗽声。
电影没直白地拍实验过程,可那些侧面镜头,比血腥画面更戳心。有天夜里,小豆子被冻醒,顺着铁窗的缝隙往外看,正好撞见两个士兵把一个中年男人拖进实验室。那男人挣扎着喊“我还有个七岁的女儿”,声音嘶哑得像破锣,可士兵根本不理,一脚踹在他膝盖上,硬把他推了进去。实验室的门“哐当”一声关上,没过半小时,就有士兵抬着盖白布的担架出来,白布下面渗着血,滴在雪地上,晕开一小片暗红色的印记。小豆子吓得缩在墙角,用被子蒙住头,我在座位上也跟着发抖,心里反复问:这些穿白大褂的人,难道没有孩子吗?怎么能对活生生的人下这种狠手?
冻伤实验那段,我看得浑身发冷。零下三十多度的寒冬,日军把十几个村民赶到空地上,强迫他们把胳膊泡进冰水里,再抬出来暴露在寒风中。镜头对着他们的脸拍,从一开始的咬牙硬扛,到后来嘴唇发紫、浑身抽搐,再到最后眼神失去光彩。有个大叔实在受不了疼,想把胳膊缩回来,立刻被日军用枪托砸断了胳膊,惨叫声刺破了夜空。小豆子躲在木屋后面,吓得捂住了眼睛,可那惨叫声像针一样扎进他耳朵里。后来我才知道,那些被冻伤的肢体,最后都会被锯下来,泡在福尔马林里当“标本”——一想到这些,我胃里就翻江倒海,手里的爆米花桶捏得变了形。
电影里有两个人,让我对“人性”有了更复杂的感受。一个是731部队的头目松井,原型应该是石井四郎。他戴着金丝眼镜,说话温文尔雅,办公桌上摆着全家福,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医生。可转头面对下属时,他就换了副嘴脸,指着名单说“这批材料体质好,多做几组鼠疫杆菌实验”,还拿着笔在报告上写写画画,上面记着“编号XXX,感染后48小时死亡”。最讽刺的是,他给小豆子检查身体时,还摸着小豆子的头说“乖一点,配合实验就能活下去”——这种披着“文明”外衣的残忍,比赤裸裸的暴力更让人恶心。
另一个是年轻护士佐藤。她刚到部队时,眼神里还有光,会偷偷给难友多塞半个馒头,给小豆子打针时手会忍不住抖。有一次,松井要对一个怀孕的妇女做“活体解剖实验”,佐藤终于崩不住了,趁着夜色偷偷打开关押孕妇的牢房,想把她放走。可没跑多远就被发现了,日军把她押到广场上,让所有难友站在旁边看着。枪响之前,佐藤朝着小豆子的方向看了一眼,嘴型像是在说“对不起”。那一刻,我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她不是坏人,可在那个吃人的环境里,连“善良”都成了死罪。这让我想起课本里说的,战争不仅摧残受害者,也把很多普通人拖进了深渊,要么同流合污,要么粉身碎骨。
但就算在最黑的地方,也有人没丢了良心。集中营里有个姓周的老教授,原来是当地医院的医生,被抓来后一直偷偷帮难友处理伤口。他教小豆子认“人”“家”“正义”这些字,还悄悄告诉小豆子:“无论多苦都要活着,活着才能把这里的事说出去,让全世界知道他们干了什么。”有一次,日军要把一批“没用的材料”拉去枪毙,老教授趁乱抢了一个士兵的枪,朝着天空开枪大喊:“我们是人!不是你们的实验品!”他想带着大家冲出去,可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按在地上,枪托一下下砸在他头上,鲜血顺着额头流进眼睛里。他最后看了小豆子一眼,用力眨了眨眼——那是在让小豆子记住,记住这些罪恶,也记住要好好活着。
影片的结尾,苏联红军打过来了,731部队慌慌张张地撤退,临走前炸毁了实验室,烧掉了所有实验记录,还往井里投了细菌,想把罪证毁得一干二净。小豆子在混乱中钻进了卡车底下,死死抓住底盘,一路颠簸着逃了出来,被一个苏联士兵救了下来。几十年后,小豆子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带着孙子走进了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他指着橱窗里一件破旧的棉袄,那是小石头当年穿的,袖口磨破了边,上面还留着暗红色的血印。孙子拉着他的手,仰着头问:“爷爷,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么坏的事啊?”老人沉默了好久,声音沙哑地说:“因为他们忘了,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良心。”
这句话说得很轻,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我心上。散场后,我在影院门口站了快半小时,春天的阳光照在身上,却一点都不暖和。以前在课本上看到“731部队”,就只是几个冰冷的字,几句简单的描述,总觉得那段历史离自己很远。可看完电影才明白,那不是抽象的历史,是无数个像小豆子、小石头一样的孩子,像周教授一样的普通人,用生命和痛苦写下来的真相。他们也曾有幸福的家,有想实现的愿望,却被无端卷入这场灾难,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更让我生气的是,现在还有人在刻意抹掉这段历史。有些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把战犯当成“英雄”供奉;有些历史教材里,把“侵略”改成“进入”,对731部队的暴行只字不提。可电影里那些真实的场景、那些绝望的眼神告诉我们,历史从来不是可以随意篡改的故事,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刻骨铭心的伤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就像周教授说的,活着的人,有责任把真相传下去。
回家的路上,我看着路边打闹的孩子、晒太阳的老人,突然觉得和平真的太珍贵了。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是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这代人没经历过战争,却不能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看完《731》,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那段历史,记住“人要守着良心”这句话。以后再有人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一定会告诉他:不行,不能忘,也不敢忘。因为只有记住历史,才能守住现在的和平,才能让那些在苦难中逝去的人,得到真正的安宁。
来源:白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