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731》,这段被尘封的黑暗历史,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展现在眼前,让我久久无法平静。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731》,这段被尘封的黑暗历史,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展现在眼前,让我久久无法平静。
影片开场,镜头就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当地小贩王永章原本过着平凡的生活,却在日军的突袭下,与众多无辜百姓一同被强行抓入“特设监狱”。他们被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伪承诺所欺骗,殊不知,等待他们的是人间炼狱般的折磨。
在这暗无天日的“监狱”中,王永章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起初,他像一只惊弓之鸟,恐惧和迷茫充斥着内心,只能小心翼翼地在日军的监视下生存。随着对日军暴行的逐渐了解,尤其是看到身边的狱友们一个个被残忍地用于各种非人道实验,他的恐惧慢慢转化为愤怒,心中燃起了反抗的火焰。他从一个只求自保的小人物,成长为带领狱友们越狱、试图打破这黑暗牢笼的英雄。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日军的仇恨。当他得知越狱计划失败,被押送到郊外进行细菌炸弹爆炸实验时,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选择与日军进行最后的抗争,那一刻,他的英勇无畏令人动容。
电影中呈现的残酷画面,如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每一帧都刺痛着观众的心。在冻伤实验中,受害者们被强制暴露在极寒环境中,肢体逐渐冻僵,而日军却冷漠地记录着数据,随后又用热水浇灌,看着受害者们痛苦地惨叫,日军竟毫无怜悯之心。毒气实验里,密闭空间中弥漫着致命的毒气,被实验者们在其中疯狂挣扎,发出绝望的呼喊,那扭曲的面容和无助的眼神,仿佛在向世人控诉着日军的暴行。而活体解剖更是毫无人性,手术台上的受害者在清醒的状态下,被日军用手术刀无情地切割,鲜血染红了手术台,他们的生命在痛苦中被肆意剥夺。
与日军的残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中国女医生的善良与勇敢。她身处这罪恶的环境中,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性和良知。当看到无辜的人被残害时,她的眼中满是不忍和愤怒,她不顾自身安危,尽力给予受害者们帮助和安慰。她的每一个善举,都如同一束微弱的光,照亮了这黑暗的地狱。
还有那些来自苏联、朝鲜等国家的被囚者,他们与中国同胞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日军。在越狱行动中,大家相互扶持,不分国籍,只为了能逃离这人间地狱。这种跨越国界的团结,与日军的残忍、狭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影片中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多次出现的日本女艺伎画面,她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举止优雅,看似与这充满血腥和罪恶的731部队格格不入。而同时闪现了一次中国小说中的“黑白无常”形象,又为影片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诡异的氛围。这两者的对比,是否暗示着日本表面的繁华与文明,实则掩盖着如同“黑白无常”索命般的残酷与邪恶呢?或许导演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让观众更深刻地思考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
影片的最后部分就是细菌炸弹爆炸实验,众人齐心协力让小男孩从深坑里爬上来,那是他们对生命和希望的执着追求。然而,小男孩最终还是被日军残忍地打死,这一幕让人心碎。那一声枪响,不仅打碎了小男孩的生命,也打碎了所有人的希望,更凸显了日军的残暴与无情。
散场后,在电梯里,我听到有观众说这部电影拍得保守了。我想,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或许是因为真实的731部队罪行远比电影中呈现的更加残酷、更加令人发指。电影受限于各种因素,无法将所有的暴行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但这并不影响影片的意义,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对这段历史记忆的大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731部队的罪恶。
走出电影院,外面已是万家灯火通明。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凌的弱国,我们的国家已经足够强大。但我们绝不能忘记那段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不能忘记731部队带给我们的伤痛。正如影片中所传达的,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为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这部电影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受害者的缅怀,更是对后人的警示。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自强。
来源:阿宝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