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择9月18日上午9点18分,这个特殊的时间观看电影《731》,本想赶个早,没料到心情愈加沉重了。
选择9月18日上午9点18分,这个特殊的时间观看电影《731》,本想赶个早,没料到心情愈加沉重了。
9.18海报
9月18日,是日本在94年前侵华的日子,即“九一八”事变。
从那一天开始,中华民族进入了最苦难的至暗时刻,所承受的凌辱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最沉痛的一次集体苦难。
9.18海报
每年这一天,全国都会拉响惊心动魄的警报,以告诫国人“勿忘国耻”。
观影期间,警报声透过了厚厚的水泥墙,震耳欲聋,认人心碎,给本来就压抑的《731》又添加了一层沉重的感受。
《731》海报
所以,在观看《731》的两个小时中,我及所有在场的观众,都处于极大的悲痛中,抽泣声、哀叹声此起彼伏。
为了不过于刺激观众,《731》在画面上尽可能地做了艺术化地处理,但是,片中出现的冻伤、毒气、细菌等等非人的实验,还是触目惊心,
尤其的活体解剖的极端折磨,让人不忍目睹。
《731》活体实验
孙茜饰演的孕妇被捆在手术台上,肚子敞亮着,日本军医一边用手抚摸孕妇的肚皮,一边夸赞他遇到了一个好的试验品,怀孕10个月,是解剖的最佳时间。
于是,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孕妇的肚子被抛开,随着鲜血四溅,婴儿被取出来了。
日军护士竟然用烧红的烙铁,在婴儿的脖子上烙下清晰的代号,然后放进盛满药水的瓶子里。
《731》剧照
此时镜头拉开,能看到满屋子都是泡在药水里的婴儿,有的还不足月。可以想象,有多少中国妇女遭受了这种非人道的解剖,又有多少婴儿被当成了日军的试验品。
《731》海报
片中也频繁出现了的堆积如山的尸体,他们都是被日军做过实验后,扔弃在焚尸炉旁。因为炉口小,完整的尸体塞不进去,日军竟然用斧头把一具具尸体砍开。那残忍的场景、那凄惨的声音,搅得人揪心啊。
全片自始至终,焚尸炉的烟囱都冒着浓烟,可想日军残害了多少中国人.......
《731》海报
《731》除表现日军的残忍外,还首次揭示了日军的虚伪。
明明是做着惨无人道的勾当,731部队的首领还给它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夜樱行动。
每次拉一批中国人做试验,日军都要搞一个十分“美好”的仪式。由几名日本漂亮的舞妓,弹着乐器,扭着舞步,在前面带路,似乎他们在做着很“光彩”的事。
《731》剧照
每每点到那一位中国人去做实验,日军士兵都要对他客气地说道:
你自由了。
听者自然高兴,以为他可以回家了。其他人也很羡慕,希望“自由”早一点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殊不知所有被赐予“自由”的人,都做了日军实验的牺牲品。
《731》海报
最虚伪的是,日军还给被关押的中国人吃水果、鸡蛋等有营养的食品。看似优待,实际上是他们为了让这些人身体健康,以保障实验的效果。
在日军眼里,中国人就不是人,而是用作实验的材料,就如他们对这些人的称呼:马路大(日语为“扒了皮的圆木”)
姜武在《731》中饰演的王永章
《713》最大的创新,是表现了中国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由姜武与王子文在片中饰演的角色,自始至终都在谋划着逃跑,他们还设计了逃跑的路线与办法。
姜武饰演的王永章也确实带领大家实施了一次逃跑行动,尽管没有成功,也给日军带来很大的震慑。
《731》中抗争的中国人
最勇敢的抗争体现在片尾。
日军把抓来的各国俘虏捆绑在野外的木桩上,准备进行一次细菌战的实验,结局可想而知。
姜武饰演的王永章不甘于这样的命运,他奋力把绳索挣脱,然后帮着身旁的难友解开了绳子,那人再与王永章一起帮其他人解开,由此相互帮助,全部人都放开了手脚,准备逃跑。
林子烨在《731》中饰演的角色
日军发现后,强行把他们赶到一个大坑里,并填上土准备活埋,大家拼力地挣扎着。
林子烨饰演的角色年龄最小,手脚也灵活,向上爬得很快。这时感人的一幕出现了:各国难友自动地搭起了人梯,让林子烨踩着他们的身体向上爬。
林子烨兴奋地说:
我们这是从地狱走向天堂!
其他人不约而同地说道:
天堂里不能有日本人!
观众支持《731》
尽管,没有一个人走出731的魔窟,但这一幕就像一座坚固的长城,展示着人性的不屈与抗争。
而这正是《731》所要传播的主题:它不是一味地揭示残忍,而是重在尊重生命,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由此可见,《731》是一部思想很深、分量很重的电影,不会辜负观众的期待......
来源:大树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