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731》9月18日正式上映,票房增长态势强劲,仅用了5个小时便突破了2个亿,位列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及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可谓战果辉煌。
电影《731》9月18日正式上映,票房增长态势强劲,仅用了5个小时便突破了2个亿,位列内地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及内地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可谓战果辉煌。
无论是排片率还是上座率,电影《731》的数据都居高不下、遥遥领先,整体形势一片大好,预测票房高达13亿。
一炮打响的开门红,备受期待的电影主题,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定档上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背景,该片已经把观众的购票情绪强劲拉满,只要口碑过得去,将是妥妥的爆款。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最后一点。
看到第一波观众的评价,很多人建议去看看《黑太阳731》,言外之意很明显,《731》拍得跟预期相差较远。
总结了一下,观众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三个点。
一是拍得太保守很多观众反应,影片中日军做实验的内容很少,没有反映出小鬼子的暴行以及真实的历史,血腥残暴的画面基本没有,镜头干干净净太过于美好,根本没有达到期待的效果。
这样做或许是为了过审,但完全失去了影片该有的意义。
大家之所以想看这部片子,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可如今呈现给观众的内容根本达不到那个效果。
另外,网友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觉影片不连贯,应该删减了很多内容,导致应有的感染力和震撼性大打折扣。
这一点很有可能,毕竟影片从杀青到上映经历了很多波折,其中一定做了大量的修改,删减也注定不可避免。
对于这部影片,网友其实最想看的是日军的滔天罪行,而不是如何逃出731。
只可惜导演团队根本没有弄明白这一点,反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讲故事及如何塑造人物上面了,花费大量篇幅展现角色如何越狱,主打一个舍本逐末,丢了西瓜捡芝麻。
正确的做法应该采取纪实风格,把镜头0在没有人性的日军如何残害同胞之上,展现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这样才能展现电影的感染力量,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动力。
日军731部队的罪行臭名昭著,罄竹难书,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情节和人物刻画,只需要把惨无人道的真实历史和同胞们的无助绝望通过电影语言进行展示就足够震撼。
其实,很多人早就对导演赵林山的水平持保留态度,因为在其简介中一共就只有4部作品,而且除了《731》外,一部没有评分,一部还未上映,唯一有评分的《铜雀台》,只拿到了可怜的5.3分。
这样的作品履历其实很难服众,只不过之前网友的注意力都被他披荆斩棘、克服阻碍拍摄《731》的坚持事迹所打动,被他的爱国情怀所深深感染,以至于忽略了业务水平和过往成绩。
殊不知,情怀虽然可以激发观影的兴趣,但那只是暂时的作用,一部作品要想真正立得住、走得远,还是要靠过硬的水平和靠谱的剧情来支撑。
随着电影的正式上映,如今赵林山的人设光环已经碎了一地,《731》的命运齿轮到底会如何转动,只能由口碑来决定了,即使有姜武、王志文、李乃文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坐镇也无法决定其未来走向。
看到有人说,这样的片子不能用好不好看去衡量,只需去看就是了。
这话的情绪可以理解,但不符合市场规律。
任何一部影片,只要上了大荧幕,成与败就只能由市场规则主导,说其他的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希望电影《731》好运。
来源:读剧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