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遗憾有解了?AI复原《伟大的安巴逊》43分钟,扬言不去商业化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16:56 3

摘要:26 岁拍出《公民凯恩》的天才导演,第二部作品本来有 131 分钟,满是忧郁的诗意,结果被公司偷偷剪到 88 分钟,还补了个不伦不类的 “合家欢” 结局,43 分钟的原始胶片居然被熔了!看过删减版的小伙伴,应该心里都会嘀咕吧:“要是能看到完整版,该多好啊?”

你有没有过那种 “求而不得” 的遗憾?比如翻遍全网找一部老电影,明明知道它有更完整的版本,却只能对着被剪得七零八落的片段叹气。

比如说奥逊・威尔斯的《伟大的安巴逊》就是这样,作为它的影迷,应该都知道这部片藏着个 “影史级遗憾”?

26 岁拍出《公民凯恩》的天才导演,第二部作品本来有 131 分钟,满是忧郁的诗意,结果被公司偷偷剪到 88 分钟,还补了个不伦不类的 “合家欢” 结局,43 分钟的原始胶片居然被熔了!看过删减版的小伙伴,应该心里都会嘀咕吧:“要是能看到完整版,该多好啊?”

说真的,我最近刷到名为Showrunner的AI公司要复原这 43 分钟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让人感到震惊。

但转念又揪了一下心,你知道最让我觉得靠谱的是什么吗?它不是让 AI 瞎编!是拿着奥逊・威尔斯的原始剧本,在基础上用AI来细调。

还有个叫布莱恩・罗斯的研究员,花了五年时间拼 30000 帧画面,在 3D 里还原布景、算镜头轨迹。

可高兴没一会儿,就看到 “没授权” 的消息,既没跟版权方华纳打招呼,也没找威尔斯的遗产管理方。有人骂 “这是蹭热度哗众取宠”,我倒也能理解这种担心:毕竟那是威尔斯的心血,万一 AI 搞砸了,或者变了味,不就成了对大师的不尊重?

但 Showrunner 还扬言到“不商业化,就想让这43分钟存在于世”,这话又让人软了心,影迷等了这么久,不就是想知道 “如果没被剪,它会有多好” 吗?

可你以为这就完了?人家的野心远不止 “补遗憾”!你知道吗?这个 7 月才上线的平台,之前居然没授权就生成了 9 集《南方公园》,网上看的人居然超过 8000 万!

更夸张的是,普通人在上面输几句提示词,比如 “硅谷版《恶搞之家》,主角像马斯克”,它就能给你生成一部叫《出谷记》的剧;甚至能把你照片 “植” 进动画里,让你当主角。这哪是个修复工具,分明是想 “再造一个影视圈” 啊!

最让我震惊的是他们老板爱德华・萨奇说的话,“这可能是人类创造力的终结”!我当时看到这句话,手里的杯子都顿了一下。

他还说 “未来 AI 会是新的创造性物种,我们会享受 AI 做的娱乐”,甚至把 AI 比作文艺复兴巨匠。你说这吓人不吓人?咱们总觉得 “创造力是人类的专属”,可现在有人说 AI 会抢走这个 “专属权”,换谁不得慌一下?

不过就算AI 能复原片段,是因为有威尔斯的剧本、罗斯的五年心血;能生成剧集,是因为有人类写的提示词、设计的模型。

它更像个 “超级工具”,就看咱们怎么用。以前电影人靠手绘分镜,现在能靠 AI 快速出方案;以前影迷找不到老片,现在能靠 AI 补全遗憾,这本身不也是一种 “创造力的延伸” 吗?

只是每次想到那个熔掉的胶片,想到威尔斯当年 “他们毁了我的电影” 的悲愤,我就会想:AI 能补回画面,可补不回当年那个天才导演的遗憾啊。

你想啊,那被熔掉的哪里只是几卷胶片?是他在片场反复调整的光影,是他对着演员说 “再慢一点,要那种忧郁的节奏” 的耐心,是他熬夜改剧本时在页边写满的批注。

那些藏在镜头背后的心血、那些没来得及落地的构想,早随着胶片的融化成了再也找不回的碎片。

但话又说回来,要是这 43 分钟真能复原,能让更多人看到威尔斯原本的想法,说不定也是对他的一种告慰。

毕竟这么多年,还有人记得他的遗憾,还愿意花心思把他没完成的 “诗意” 找回来,AI 复原的镜头里,或许能藏着他当年想要的色调,能还原他设计的长镜头韵律,能让没见过原版的人突然懂:“原来他想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现在 AI 把这些未说出口的心意捡回来,观众看着复原的画面,会突然恍然:“原来他不肯妥协,是为了守住这份电影的细腻与诗意”。

技术没法倒回过去擦掉他的委屈,却能像个细心的信使,把他藏在镜头里的坚持,好好递到更多人面前,这份 “不辜负创作者心意” 的守护,不正是技术最软、最温柔的样子吗?

来源:夙夜玖歌一点号

相关推荐